[发明专利]孔腔近表面残余应力超声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579.5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广;潘勤学;徐浪;杨向臣;肖定国;李骁;宋文涛;郭军;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腔近表面残余应力超声检测装置,本装置使用阵列式超声传感器收发装置,可实现轴向应力周向方向上多点测试,此外,使用干耦合技术解决了孔腔表面残余应力耦合难题。为了减小有机玻璃声楔的磨损,设计收发装置提起机构,在应力检测装置移动过程中,将收发装置提起,避免了声楔材料与孔腔之间的摩擦,延长了声楔块的使用寿命。该检测装置与爬行机构配合使用,可实现装置的定心。在执行结构的带动下,该装置可测量深孔任意位置的轴向应力大小。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方便地实现孔腔近表面残余应力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孔腔近 表面 残余 应力 超声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孔腔内部应力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环形阵列式超声收发装置,收发装置提起机构。所述收发装置至少为4对,成等间距周向布置,声楔块与被测孔腔通过干耦合技术实现应力检测;收发装置提起机构采用拉杆带动带动连杆动作,进而控制收发装置径向动作,由弹簧弹力实现楔块与被测孔腔之间的良好耦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357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太阳能电板的交通信号灯
- 下一篇:降噪摩托车油箱装饰罩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