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用瓜蒌的栽培管理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87855.3 申请日: 2012-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2612959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何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 何家庆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峥
地址: 23003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叶用瓜蒌的栽培管理方法,该方法是包含:选地整地,田间立杆织网,施基肥,育苗移栽,引蔓攀附入网,春摘,追肥壮蔓,夏摘,植株夏后季复壮,秋摘,保根越冬等生产环节。本发明方法栽培出的瓜蒌能产生大量的幼嫩苗稍和幼嫩叶片,供采摘,摘下的幼嫩苗稍和幼嫩叶片用于加工瓜蒌绿茶或发酵茶,为瓜蒌资源利用开辟新径。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瓜蒌 栽培 管理 方法 应用
【主权项】:
一种叶用瓜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成畦   选择通风向阳无水渍的地块,深翻耙平,出畦,畦宽150‑200㎝,畦与畦之间开沟,沟宽30‑40㎝,深25‑35㎝;(2)田间立杆并织网  在整好的畦间按株行距为150×200㎝立杆,杆顶端与地面距离200‑300厘米,杆的顶端拉经纬向钢丝,形成钢丝网;   (3)施底肥   在整理好的田畦上按行距1‑2m 、株距40‑50cm开沟,沟深60‑75cm、沟宽35‑45cm,向沟中施入农家肥做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800‑3200公斤;(4)繁殖方法:采用常规的种子繁殖或分根繁殖;   (5)栽植或播种  当育苗地内幼苗长到高5厘米左右,选择健壮的幼苗移植于大田栽培,需于底肥沟槽保持距离10厘米左右;   (6)定桩引蔓攀附入网  当瓜蒌苗长到20厘米左右,在每株苗的旁边4‑5厘米处,定下带倒钩的树枝或竹杈,系上绳子,将苗轻轻与绳子捆绑在一起,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上面的钢丝网上 ,引蔓上架,分枝增多后,会自动攀附在网上;   (7)第一次采摘  当苗高100㎝左右,采摘主藤蔓下部幼嫩苗萌发出的嫩稍及幼叶,用来加工瓜蒌茶,此时勿采主蔓顶部;   (8)追肥及根际撒施复配肥壮蔓  夏初藤蔓上架初期须补充足够的氮肥满足植株快速生发分枝,以熟化后的人粪尿,兑水稀释后喷施或撒泼在植株上,尿水的稀释比例为1:10,每亩施量为1000公斤的稀释肥,每棵根际撒施复配肥2.5公斤,所述的复配肥的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各组分的为重量份为:炉渣粉45,魔芋粉5,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的醇提物水溶液45,水溶液的浓度为50g/L; (9)重复采摘  夏季瓜蒌藤蔓生长迅速,分枝极为丰富,是批量采摘鲜料叶的主要季节,采摘时,先保留主蔓及主要分枝继续延伸生长,选择岔枝采摘,利于诱发后续的分枝快速萌发,而后可多次采摘其他分枝;   (10)植株夏后复壮 经重复采摘的植株因光合面积减少,而影响生长,需要一定时间的间歇复壮,复壮期利用后夏期的温湿条件轻施的混合肥,复合肥与农家肥的混合比例为1:100,每亩施用量800‑1000公斤;   (11)秋摘  经夏末复壮的藤蔓会再次萌发大量幼嫩苗稍,到秋季再次采摘;   (12)保根越冬   冬季在上冻前剪去上部过长的藤蔓,且保留离地面1米长的藤蔓盘绕在地面,每株覆盖一堆土,有冻土的栽培区,应将地面培土厚度与地下冻土深度一致,并在培土之后覆盖杂草或作物秸秆,以防冻伤宿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家庆,未经何家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78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