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荵的人工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8693.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花荵的人工栽培方法,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步骤,本发明不但可以使人工种植花荵实现规模化,而且方法易于掌握,成本较低,具有易于实施,实施效果好的特点,因此,为其进行园林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花荵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选地整地:4月中旬为整地时间,方法是施优质农家肥2000 kg/hm2,用50%可湿性多菌灵750倍液喷施土壤,对播种地进行深翻,深度30 cm左右,根据地形将地整成高床,苗床高20 cm、宽1.5 m,苗床长则根据地形的自然长度,要求细作、整平,清除石块和残留的作物根,等用;(2)、种子准备:采摘、收集颗粒饱满、发育完善、大小基本一致、不携带病虫卵细菌的花荵种子,控制种子水分11%~13%,待播种用;(3)、播种前先用清水选种,除去空瘪的种子和杂质,每亩播量300‑350g,播前用水浸种12h,捞出后与3~5倍细沙混合,在畦面上按行距13~15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土,播后稍镇压,浇水,春播后约20d 左右出苗;(4)、田间管理:后期每年浇水4次,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和10月上旬,结合第2 次灌水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15kg,过磷酸钙10kg,硫酸亚铁5kg;当花荵苗高达5 cm 时进行第1次中耕,清除杂草,第2次中耕培土应在6月中旬进行,培土高度应不低于4cm,为了保证全苗,当苗高3 cm时,及时查苗补苗,拔除病株;(5)病虫害防治:花荵的病虫害相对较少,若发现病害植株应及时拔除烧毁或深埋,同时采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雾,对于虫害,可采用乐果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869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