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光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9071.4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元浩;李群庆;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基底,所述基底包括一外延生长面;一第一半导体层、一活性层以及一第二半导体层,该第一半导体层、活性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的外延生长面,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远离活性层的表面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一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电连接;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远离活性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三维纳米结构,所述第一三维纳米结构为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所述条形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为弓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第一三维纳米结构的光学元件。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光学 元件 | ||
【主权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基底,所述基底包括一外延生长面;一第一半导体层、一活性层以及一第二半导体层,该第一半导体层、活性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的外延生长面,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远离活性层的表面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一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电连接;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远离活性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三维纳米结构,该第一三维纳米结构为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结构,所述条形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半径为160纳米,且相邻的两个第一三维纳米结构之间的距离为140纳米,所述多个第一三维纳米结构按照同心圆环排布或同心回形排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907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