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0685.8 | 申请日: | 201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钦;龚兆鹏;熊胜华;何涛;赵志强;陈振民;卢永昌;朱利翔;高月珍;陈继丹;杨锡鎏;赵宏坚;李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属于三维混凝土配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下述步骤(1)构造主配筋截面;(2)创建钢筋组;(3)设置钢筋组基本信息;(4)创建子钢筋组;(5)对子钢筋组的主体部分进行草图造型;(6)对子钢筋组的端部进行设置;(7)布置子钢筋组;(8)完成一个子钢筋组的布置后,可回到步骤(4),基于当前构造好的配筋截面在当前的钢筋组下,开始配置一个新的子钢筋组,也可回到步骤(2),基于当前配筋截面开始配置一个新的钢筋组,或者直接退出整个交互;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逻辑清晰简洁、友好性强、灵活性及完备性较好的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用于三维混凝土的配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混凝土结构 交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构造主配筋截面,选定主配筋构件,定义切割平面对其进行切割,形成主配筋截面;(2)创建钢筋组,该钢筋组归属步骤(1)中选定的主配筋构件,系统初始化新钢筋组的基本信息;(3)设置钢筋组基本信息,对钢筋组基本信息中各个属性的初始值进行确认,按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4)创建子钢筋组,一个钢筋组下可包含多个形状不同的子钢筋组,而同一个子钢筋组下的钢筋的形状是相同或相似的;(5)对子钢筋组的主体部分进行草图造型,钢筋的主体部分是指除去两端的锚固和弯钩之后剩下的部分;(6)对子钢筋组的端部进行设置,按设计的需要,对子钢筋组主体部分两端的定位信息进行修改和调整;(7)布置子钢筋组,通过成对拾取构件上的顶点或与配筋截面平行的平表面作为区间两端的定位约束确定一个或多个布置区间,设置各个布置区间的钢筋间距,然后以在配筋截面上构造好的钢筋的形状草图作为模子,经过相应的平移变换,完成整个子钢筋组的布置;(8)完成一个子钢筋组的布置后,可回到步骤(4),基于当前构造好的配筋截面在当前的钢筋组下,开始配置一个新的子钢筋组,也可回到步骤(2),基于当前配筋截面开始配置一个新的钢筋组,或者直接退出整个交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068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