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加工过程固态界面换热系数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2026.8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阳;王善伟;张清东;李瑞;张聪;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加工过程固态界面换热系数测定装置,该测定装置包括:上模座、导柱、下模座、定位圈、对开式加热炉、保温套筒、温控仪、液压装置、滑动支座、定位套筒、传热杆、传热杆、应变片、热电偶、测温仪、测力仪上试样和下试样。上试样和下试样在实验过程中都位于对开式加温炉内,确保数据精度可靠;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液压装置作为施压机构,操作简单;本装置适合大多数材料和存在润滑条件的固态界面换热系数测量,通用型好;对开式加热炉方便试样的更换,内部通孔倒角保证了保温套筒上升时的对中性;测量过程耗时短,试样装卸方便,连续实验效率高,并且试样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加工 过程 固态 界面 系数 测定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热加工过程固态界面换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测定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加热机构、保温机构、施压机构、测量机构和标准试样;所述支所述支撑机构由上模座(13)、导柱(3)、下模座(1)和定位圈(12)构成;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对开式加热炉(19)和用于控制加热温度的温控仪(27);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套筒(6);所述施压机构由液压装置(2)、定位套筒(4)、滑动支座(5)、传热杆A(9)和传热杆B(11)构成;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用于采集试样温度的热电偶(30)、用于加压过程中测量压力大小的应变片(23)、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测温仪(26)以及用于采集压力数据的测力仪(28);所述标准试样由上试样(8)和下试样(7)构成;其中,所述上模座(13)设置在所述导柱(3)上端的轴肩上,通过螺母(16)和垫圈(17)固定,所述定位圈(12)通过螺钉A(15)和销钉(14)与所述上模座(13)固定,所述下模座(1)设置所述导柱(3)下端,所述导柱(3)与所述下模座(1)底部的T形螺母(21)连接固定,所述T形螺母(21)通过螺钉C(22)与所述下模座(1)固定;所述对开式加热炉(19)通过螺栓(18)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3)和所述下模座(1)之间的所述导柱(3)上,所述对开式加热炉(19)的炉体上设有阶梯形通孔(24),所述阶梯形通孔(24)内设置保温层(25),且上通孔壁周围有加热炉丝(10),下通孔末端开有倒角;所述液压装置(2)固定在所述下模座(1)内的底部,所述定位套筒(4)通过螺钉B(20)固定在所述下模座(1)上端面上,所述滑动支座(5)置于所述定位套筒(4)内,所述滑动支座(5)一端所述液压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套筒(6)连接,所述下试样(7)设置所述保温套筒(6)内,所述滑动支座(5)载着所述下试样(7)和保温套筒(6)在定位套筒(4)的内壁中上下滑动;所述上试样(8)、传热杆A(9)和传热杆B(11)设置所述对开式加热炉(19)的炉体上设有阶梯形通孔内,所述上试样(8)的一端设有T形接头,通过所述T形接头与所述传热杆A(9)的一端的T形槽连接,所述传热杆A(9)的另一端设有T形接头,通过所述T形接头与所述传热杆B(11)一端的T形槽连接,所述传热杆B(11)的另一端设有T形接头,通过所述T形接头与所述定位圈(12)上的的T形槽连接;所述下试样(7)和上试样(8)上分别设有4个测温孔(29),所述热电偶(30)设置所述测温孔(29)内,且与所述测温仪(26)连接,所述应变片(23)设置所述所述传热杆A(9)上,且与所述测力仪(2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20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