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闪耀光纤光栅的上下话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983.2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温晓东;宁提纲;李晶;裴丽;油海东;王春灿;李超;张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34 | 分类号: | G02B6/34;G02B6/28;G02B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闪耀光纤光栅的上下话路器,涉及一种光上下话路器,适用于光纤通信、波分复用、光器件领域。解决了目前的光上下话路器面临结构复杂、体积大、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插入损耗大,不同波长信道的隔离度差的问题。该上下话路器包括光敏光纤(9),第一至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1、82、83、……、8N),第一至第N下话路光纤(71、72、73、……、7N),分别以紫外光刻写在第一至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1、82、83、……、8N)上的第一至第N上话路闪耀光纤光栅(61、62、63、……、6N),依次刻写在光敏光纤(9)上的第一至第N下话路闪耀光纤光栅(51、52、53、……、5N);1端口(1)为下话路输入端口;2端口(2)上话路的输出端口。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闪耀 光纤 光栅 上下 话路器 | ||
【主权项】:
基于闪耀光纤光栅的上下话路器,其特征在于:该上下话路器包括光敏光纤(9),第一至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1、82、83、……、8N),第一至第N下话路光纤(71、72、73、……、7N),分别以紫外光刻写在第一至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1、82、83、……、8N)上的第一至第N上话路闪耀光纤光栅(61、62、63、……、6N),依次刻写在光敏光纤(9)上的第一至第N下话路闪耀光纤光栅(51、52、53、……、5N);1端口(1)为下话路输入端口;2端口(2)无处理波长的直通端口和上话路波长的输出端口;第一至第N下话路端(31、32、33、……、3N)为需要处理的波长信号的下话路输出端口;第一至第N上话路端(41、42、43、……、4N)为已处理波长的上话路输入端口;光敏光纤(9)与第一下话路光纤(71)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一下话路闪耀光纤光栅(51)的成栅面与光敏光纤(9)成0角度,与光敏光纤(9)和第一下话路光纤(71)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二下话路光纤(72)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二下话路闪耀光纤光栅(52)的成栅面与光敏光纤(9)成θ角度,与光敏光纤(9)和第二下话路光纤(72)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三下话路光纤(73)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三下话路闪耀光纤光栅(53)的成栅面与光敏光纤(9)成θ角度,与光敏光纤(9)和第三下话路光纤(73)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N下话路光纤(7N)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N下话路闪耀光纤光栅(5N)的成栅面与光敏光纤(9)成θ 角度,与光敏光纤(9)和第N下话路光纤(7N)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一上话路光敏光纤(81)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一上话路闪耀光纤光栅(61)的成栅面与第一上话路光敏光纤(81)成θ角度,与光敏光纤(9)与第一上话路光敏光纤(81)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二上话路光敏光纤(82)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二上话路闪耀光纤光栅(62)的成栅面与第二上话路光敏光纤(82)成θ角度,与光敏光纤(9)与第二上话路光敏光纤(82)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三上话路光敏光纤(83)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三上话路闪耀光纤光栅(63)的成栅面与第三上话路光敏光纤(83)成θ角度,与光敏光纤(9)与第三上话路光敏光纤(83)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光敏光纤(9)与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N)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放置,边沿最近距离为h,第N上话路闪耀光纤光栅(6N)的成栅面与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N)成θ角度,与光敏光纤(9)与第N上话路光敏光纤(8N)所处的平面垂直,并满足:0°<θ<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39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