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状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0280.2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夏世斌;陶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30 | 分类号: | B01J20/30;B01J20/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农产品丝瓜络制备天然植物离子交换纤维的方法。一种海绵状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正常生长成熟后的植物丝瓜果实,经过自然风干或烘干后,切割成5~15cm长的圆柱状体,除去表皮以及孔隙内部的丝瓜种子,得到圆柱状体丝瓜络;2)将备好的圆柱状体丝瓜络用附图中两种方法之一进行预处理;3)活化;4)催化;5)接枝;6)清洗烘干,得到海绵状离子交换纤维。与现有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途径相比,制备工艺简单明了,耗时短,耗能少,制备成本低,且产品吸附性能好,回收和再生简单方便,特别适合工业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状 离子交换 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海绵状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正常生长成熟后的植物丝瓜果实,经过自然风干或烘干后,切割成5~15cm长的圆柱状体,除去表皮以及孔隙内部的丝瓜种子,得到圆柱状体丝瓜络;2)将备好的圆柱状体丝瓜络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预处理:a) 将备好的圆柱状体丝瓜络剪成长*宽*高的范围为0.5cm*0.5cm*0.5cm至1cm*1cm*1cm的长方体状,得到长方体状的丝瓜络;将长方体状的丝瓜络浸泡到蒸馏水中搅拌1~2h,然后将丝瓜络于60~65℃烘箱中烘干12h,得到小块的干丝瓜络;b) 将备好的圆柱状体丝瓜络锯成高度为3~7cm的小圆柱体,得到小圆柱体的丝瓜络;将小圆柱体的丝瓜络于蒸馏水中浸泡8~12h;然后放置到60~65℃烘箱中烘干12h,得到小块的干丝瓜络;3)活化:称量1~3g小块的干丝瓜络,将小块的干丝瓜络置于 80~1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20‑80ml环氧氯丙烷的混合溶液中,在70~100℃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0.5~2h;4)催化:加入10~40ml吡啶溶液作催化剂,继续70~100℃水浴加热0.5~2h;5)接枝:加入20~40ml二甲胺水溶液,继续70~100℃水浴加热2~4h,得到接枝后的丝瓜络;6)清洗:a) 将接枝后的丝瓜络冷却,用0.1mol/L的NaOH溶液淋洗2~3次,再置入500ml、0.1mol/L的NaOH溶液中,在30~4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强力搅拌5~10min;b)将上述步骤6)a)所得到的丝瓜络用0.1mol/LHCl溶液淋洗2~3次,再置入500ml、0.1mol/LHCl溶液中,在30~4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强力搅拌5~10min,调节pH至中性;c) 将上述步骤6)b)所得到的丝瓜络用浓度为50wt%的乙醇溶液淋洗2~3次,再置入500ml、浓度为50wt%的乙醇溶液中,在30~4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强力搅拌5~10min;d) 将上述步骤6)c)所得到的丝瓜络用0.1mol/LNaCl水溶液淋洗2~3次,再置入500ml、0.1mol/LNaCl水溶液中,在30~4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强力搅拌5~10min,得到洗净后的丝瓜络;7) 将洗净后的丝瓜络于在60~65℃条件下烘干12h,得到海绵状离子交换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02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