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钵苗有序分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2421.4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凤;陈建能;赵匀;原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钵苗有序分秧装置。包括传动机构、齿盘驱动式秧盘输送机构、秧盘压紧机构和钵苗顶出机构。传动机构通过一组锥齿轮传动和几组圆柱齿轮传动将动力分别传送给秧盘输送机构和钵苗顶出机构。齿盘驱动式秧盘自动输送机构由同步带驱动的上、下秧盘驱动轮和导轨构成,上、下秧盘驱动轮均是具有矩形齿的齿盘,轮齿正好嵌入秧盘两侧的齿槽内,带动秧盘送进;导轨对秧盘起到压紧和导向的作用。秧盘压紧机构主要由调节手柄和压盘轮构成。由凸轮、杠杆和顶杆组成的钵苗顶出机构将由秧盘驱动轮和导轨喂入的秧盘钵碗内的水稻钵苗顶出。钵苗顺着导苗管落入田中;秧盘则由下秧盘驱动齿盘继续驱动送进并脱落到机架上的回收架内。 | ||
搜索关键词: | 有序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钵苗有序分秧装置,包括传动箱和传动箱两端连接的结构相同的左、右钵苗有序分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右顶出式钵苗有序分秧装置的结构是:在传动箱(1)内,固定安装在主动锥齿轮轴(3)上的主动锥齿轮(29)通过轴承支座(2)支撑在传动箱体(1)上,主动锥齿轮轴(29)伸出传动箱体(1)外的一端与万向节连接,主动锥齿轮(29)与固定安装在第一输出轴(30)的被动锥齿轮(28)啮合,固装在第一输出轴(30)的第一输出小齿轮(31)与固装在中间轴(50)的中间轴大齿轮(51)啮合,固装在中间轴(50)的中间轴小齿轮(49)与固装在第二输出轴(47)的第二输出轴大齿轮(46)啮合;第一输出轴(30)伸出传动箱体(1)外的一端固装有第一输出轴大齿轮(32),第一输出轴大齿轮(32)与固装在凸轮轴(37)一端的凸轮轴小齿轮(36)啮合,带动凸轮轴(37)和固定在凸轮轴(37)上的凸轮(38)转动,凸轮(38)通过空套在杠杆轴(22)上的杠杆(23)的短臂端,推动杠杆(23)绕杠杆轴(22)摆动,杠杆(23)的长臂端则推动装在顶杆箱体(17)上的顶杆(18)移动;第二输出轴(47)伸出传动箱体(1)外的一端固装有第二输出轴小齿轮(48),第二输出轴小齿轮(48)与安装在秧盘主动轴(20)轴端的秧盘驱动大齿轮(26)啮合,传动秧盘主动轴(20)和固装在秧盘主动轴(20)的左上驱动齿盘(33)、右上驱动齿盘(19)转动,带动通过两侧齿槽嵌入左上驱动齿盘(33)、右上驱动齿盘(19)的轮齿内的秧盘(9)送进,将钵苗送至被顶出位置,由顶杆(18)从秧盘(9)中顶出钵苗,钵苗顺着导苗管落入田中,完成有序分秧作业;秧盘主动轴(20)的左端固装有主动带轮(25)和左上秧盘驱动齿盘(33),秧盘主动轴(20)的右端固装有右上秧盘驱动齿盘(19);下秧盘驱动轴(5)的左端固装有被动带轮(4)和左下秧盘驱动齿盘(8),下秧盘驱动轴(5)的右端固装有右下秧盘驱动齿盘(35),下秧盘驱动轴(5)支撑在固定于机架(13)的左下支座(7)、右下支座 (12)上,主动带轮(25)和被动带轮(4)间同步带连接,同步带(52)传动左下秧盘驱动齿盘(8)、右下秧盘驱动齿盘(35),带动通过两侧齿槽嵌入左下秧盘驱动齿盘(8)、右下秧盘驱动齿盘(35)的轮齿内的秧盘(9)继续送进至秧盘回收架(53)上;一对秧盘导轨(10)分别通过导轨支架(11)固定在左上支座(24)、右上支座(14)和左下支座(7)、右下支座(12)上,秧盘导轨(10)带有卡槽,秧盘两侧的边缘正好位于卡槽内,对秧盘起到压紧和导向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24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吸式多级水力发电方法
- 下一篇: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疫苗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