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质栅隧穿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2464.2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梁仁荣;刘立滨;王敬;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后栅工艺的异质栅隧穿晶体管的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之中的沟道区,沟道区两侧的源区和漏区,所述漏区和源区的掺杂类型相反;还包括形成在沟道区之上的栅堆叠,包括栅介质层,在栅介质层之上的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且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具有不同的功函数;及形成在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两侧的第一真空侧墙和第二真空侧墙;由于本发明引入栅至漏区的真空侧墙,消弱栅对漏区的控制,减小栅漏电容;栅堆叠与器件的漏区之间存在一定可精准控制的距离,使得隧穿势垒路径增大,增大双极窗口;横向异质栅极功函数结构对沟道区的能带分布进行调制,显著减小晶体管的亚阈值斜率,提高驱动电流,增强器件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异质栅隧穿 晶体管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异质栅隧穿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中的沟道区,以及形成所述衬底之中及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源区和漏区,其中,所述漏区和所述源区的掺杂类型相反;形成在所述沟道区之上的栅堆叠,其中,所述栅堆叠包括:栅介质层;沿着从所述源区到所述漏区方向分布的且形成在所述栅介质层之上的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且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具有不同的功函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两侧的第一真空或空气侧墙和第二真空或空气侧墙;其中,所述栅介质层的边缘与漏区的边缘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使所述第二真空或空气侧墙不覆盖所述漏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24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的冷却液用贮箱
- 下一篇:智慧城市云计算停车管理系统及实现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