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口荔枝螺的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8593.2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章飞军;商弘;付万冬;韩志强;王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的苗种培育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黄口荔枝螺的育苗方法。通过在22~28℃的外海采集野生黄口荔枝螺成年个体作为亲螺,以培育密度为2~5个/m3进行强化培育并产卵,按照孵化密度为3000~6000个卵囊/m3将卵囊孵化成浮游幼体,以3~10万个/mL的投喂量投喂浮游幼体金藻、中肋骨条藻、小球藻或角毛藻,待变态成稚螺后,以每1000个稚螺每次投喂10~20g的投喂量进行喂养,并及时换水消毒,25~45天后即为幼螺,可供养殖。本发明的一种黄口荔枝螺的育苗方法操作简单并实现了黄口荔枝螺苗的规模化育苗,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黄口荔枝螺苗的出苗量和成活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荔枝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黄口荔枝螺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育苗场地准备亲螺培育池、幼体培育池和稚螺培育池均为面积9~25平方米的水池,亲螺培育池和稚螺培育池池深1~1.5米,幼体培育池池深1.3~1.5米,亲螺培育池、幼体培育池和稚螺培育池先进行消毒,水由开阔海区采集海水,并经过滤处理;b.亲螺来源在6~8月份,在海水温度为22~28℃的外海,采集黄口荔枝螺成年个体作为亲螺,放入亲螺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c.亲螺的强化培育调节亲螺培育池水位为40~60 cm,水温为24℃~28℃,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x,含氧量为4~8mg/L,亲螺经过消毒后,放入亲螺培育池内,亲螺的培育密度为2~5个/m3,对亲螺投喂贝类饵料,每天投喂4~7次,每次投喂量为每10个亲螺20~30g,并在投喂后3小时内将残饵及杂质清理干净,每隔2~3天换水一次,每隔5~8天对亲螺培育池和亲螺消毒一次;d. 亲螺的交配产卵亲螺经20~30天的强化培育后,性腺发育成熟,进入交配产卵阶段,调节水温为18~26℃,光照强度为降低为亲螺的强化培育光照强度的60~70%,亲螺产卵后,收集卵囊;e.幼体孵化及培育调节幼体培育池水位为90~120 cm,水温为26~ 30℃,光照强度为5000~10000lx,幼体培育池内海水用5~10 ppm高锰酸钾消毒,连续通气使溶解氧含量维持为5~10mg/L;将收集的卵囊先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再用20~40 ppm高锰酸钾浸泡消毒3~5分钟,然后放入幼体培育池中孵化,孵化密度为3000~6000个卵囊/m3,每天换水20~30%,经过30~45天孵化后,发育成浮游幼体;浮游幼体以2~3万个/m3的培育密度进行养殖,并对浮游幼体投喂金藻、中肋骨条藻、小球藻或角毛藻,每8~12小时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每立方米投喂3~10万个/mL的藻液0.5~1.5L,8~10天后,投喂量增加30%~50%,在第15~22天后,浮游幼体变态成稚螺,f.稚螺培育调节稚螺培育池的水位为50~80 cm,水温26~30℃,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x,稚螺培育池海水用10~15 ppm高锰酸钾消毒,连续通气使溶解氧含量维持为5~12mg/L;将稚螺移入稚螺培育池,并以1000~3000个/m2的密度进行培育,投喂切碎的贝类或虾类饵料,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每1000个稚螺每次投喂10~20g,每天18:00~20:00换水1次,前20天内换水量为30%~50%,20天后换水量为60%~80%,每隔4~6天投一次消毒剂,稚螺壳超过5.0 mm,即为幼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85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