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脉支架用钴/铁复合管材的制造方法及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628.4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盛立远;奚廷斐;张志雄;赖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北科航飞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种用于新型冠脉支架的钴/铁复合管材的加工方法及其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支架管材壁厚大,容易造成病灶血管二次狭窄的问题,其工艺流程是:熔炼→锻造→热轧→热轧穿孔→内外表面镗洗打磨→管坯组装→初次冷轧复合→退火→冷轧/拉拔→退火-冷轧/拉拔反复进行多次→成品。在反复冷轧全过程中,每道次均控制复合管材变形量,同时调整好减径变形量与减壁变形量的匹配关系,使复合界面受力低于0.2σb钴(断裂强度),以避免复合界面产生开裂。本发明在高温条件下获得管材的粗坯,在室温下轧制获得钴/铁复合管坯,再利用常规管材轧制工艺进行加工,复合管材的尺寸精度较高,力学性能优异,工艺简单可控性好,经济效益高。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复合 管材 制造 方法 辅助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冠脉支架用钴/铁复合管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钴基合金管材管坯制备:将冶炼获得的钴基合金铸锭在保护气氛中加热至1100~1300℃,然后采用锻造的方式制得直径为30~40mm的圆棒,接着将所制得的圆棒在1100~1200℃下热轧至直径为15~25mm的棒材,再将所制得的棒材重新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1100~1200℃后,利用热轧穿孔的方式制得钴基合金管材粗坯;(2)纯铁管材管坯制备:将冶炼获得的纯铁铸锭在保护气氛中加热至1000~1100℃,然后采用锻造的方式获得直径为30~40mm的圆棒,接着将所制得的圆棒在800~900℃下热轧至直径为16~24mm的棒材,再将所制得的棒材重新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1100~1200℃后,利用热轧穿孔的方式制得纯铁管材粗坯;(3)管坯处理:切取相同长度的钴基合金管材粗坯和纯铁管材粗坯,利用镗床和磨床对钴基合金和纯铁管坯内外进行表面处理,去除含有氧化物和杂质的部分表层,然后利用钢丝刷刷拭钴基合金管坯的内表面和纯铁管材外表面使其具有一定粗糙度,使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纯铁管材和钴基合金管材处于过盈配合;(4)管坯装配:利用压力装置将纯铁管材装入钴基合金管材内,组合成钴/铁复合管坯,再通过一个由尖端和顶托构成的管芯将数个组装好的钴/铁复合管坯制成轧制复合套管;(5)轧制复合:将装配好的复合套管通过专用双辊冷轧装置进行轧制复合,初次轧制变形以减壁为主,总变形量为25~35%; (6)冷轧加工:将初次轧制后的复合管材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1000~1200℃,保温时间按10~20分钟/1mm壁厚计算,热处理完毕后,通过气淬的方式冷却以抑制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在晶界的析出;将热处理后的复合管材在多辊冷轧机上以每道次5~10%的变形量加工,在每次冷轧加工完毕后,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温度1000~1200℃,保温时间按10~20分钟/1mm壁厚来计算,如此循环,直至加工至要求尺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北科航飞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北科航飞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4162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释干旱胁迫的小麦秸秆复合肥
- 下一篇:沟道农林复合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