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翼吊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155.7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波;宁宇;张志楠;王继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飞机强度试验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翼吊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侧前加载作动筒、侧后加载作动筒、前作动筒,下部作动筒,其特征在于,加载装置包括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两个侧后加载作动筒、两个前作动筒,下部作动筒。本发明通过互为角度的一对作动筒施加发动机航向载荷,在试验中机翼产生变形情况下保证航向载荷始终沿发动机轴线方向;通过互为角度的一对作动筒施加发动机侧向载荷,在机翼变形情况下保证侧向载荷始终位于水平方向;通过互为角度的一对作动筒施加发动机吊挂侧向载荷,在机翼变形情况下保证侧向载荷始终位于水平方向。该加载装置能够保证机翼变形情况下翼吊发动机载荷的加载精度,使试验考核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发动机 结构 强度 试验 加载 装置 | ||
【主权项】:
飞机翼吊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侧前加载作动筒[1]、侧后加载作动筒[2]、前作动筒[3],下部作动筒[5、6],其特征在于,加载装置包括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1、1']、两个侧后加载作动筒[2、2']、两个前作动筒[3、3'],下部作动筒[5、6],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1、1']位于发动机一侧,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1、1']的加载点连接在发动机重心位置,用于施加发动机侧向载荷,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1、1']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垂直于发动机轴线且与水平面垂直,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1、1']形成30‑‑90度夹角;两个侧后加载作动筒[2、2']与两个侧前加载作动筒[1、1']位于发动机同一侧,两个侧后加载作动筒[2、2']的加载点连接在发动机吊挂的重心位置,用于施加发动机吊挂的侧向载荷,两个侧后加载作动筒[2、2']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垂直于发动机轴线且与水平面垂直,两个侧后加载作动筒[2、2']形成30‑‑90度夹角;两个前作动筒[3、3']均位于发动机的对称平面内,两个前作动筒[3、3']的加载点作用于发动机轴线,用于施加发动机航向的载荷,两个前作动筒[3、3']成30‑‑90度夹角;两个下部作动筒[5、6]位于发动机对称面内,两个下部作动筒[5、6]与水平面垂直,其中一个下部作动筒[5]的加载点连接在发动机重心处,用于施加发动机垂向载荷,另一个下部作动筒[6]的加载点连接在发动机吊挂的重心处,用于施加发动机吊挂的垂向载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4615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白色料的针阀阀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咪唑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