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蔬菜克服长期低温连阴雨(雪)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6265.1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苏生平;陈宝宽;丁同华;薛瑞祥;周桂官;潘秀萍;陈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大棚蔬菜克服长期低温连阴雨(雪)的栽培方法。具体工艺:一是栽培设施在采用双大棚(内层充气双膜)+双小棚+地膜(黑)平铺六层覆盖,外层采用625型标准钢架大棚坐北面南偏东5-10°建造;二是选择耐低温弱光栽培品种;三是在可能出现长期低温寡照时采取两段育苗和电热线加温延长小苗共育;四是如栽后因长期低温僵苗,则在最后一道小棚内,瓜根两侧各覆盖一块特制电热毯加温,另在二道棚顶吊植物补光灯,确保根际最低地温保持在10℃以上,苗顶光照有10000勒克斯。本发明为一种大棚蔬菜克服低温连阴雨(雪)的栽培方法,本法能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和温光水气肥资源,避免冬春严寒危害,提高设施利用率,在冬春反季节生产出优质、高产、安全的农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蔬菜 克服 长期 低温 连阴雨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棚蔬菜克服长期低温连阴雨(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以青椒为例。品种选耐低温弱光的苏椒五号或豫艺墨秀,能保证夜间温度在14‑15℃,光强为自然光的50%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每667m2用种40克,10月上中旬(最迟不得晚于10月20日)营养土钵育苗,小拱棚覆盖,11月中下旬4叶一心定植;如11月中旬前无法腾茬定植,或预知冬季过于寒冷,将有长期连阴雨(雪)的情况下,先采取塑料穴盘轻基质育苗,二叶一心再移植至塑料钵或塑料方便袋中(方便袋选用直径在15cm以上可注土1.5‑2公斤),注意在方便袋中底角留两小眼,然后装满营养土,第二次育苗用的营养土配置,要求肥沃疏松,营养全面,保水保肥,无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没有石块等硬物。可选用深层的田土、稻田表土,风化过的河塘土,最好在冻前挖取,经冬季的晒冻风化,改良其结构后,加粪干、厩肥按一定比例配制,最好使用前3个月堆制腐熟,拌匀,并在培养土中加入少量的化肥,并与土壤混合均匀,其用量为1立方米床土加尿素0.2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公斤,湿度配置要求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将定植有青椒菜苗的营养土塑料方便袋排列在电热线加温钵床上,育苗棚采取四棚五层覆盖(双大棚加中棚加小棚加无纺布),至大年前后选晴天定植,定植叶龄掌握在五至六叶一心。定植前一周,选择地势高爽土质肥沃近期未长过茄果类蔬菜的大田建设双大棚,外层采。用625型标准钢架大棚坐北面南偏东5‑10°建造,棚内耕整做畦,一般定植前15‑20天每667平方米基施腐熟人畜粪1‑2吨,或菜籽饼150‑200公斤,45%NPK复合肥50kg加硫酸钾15‑20公斤,一般将肥料的2/3施入耕耙,1/3施入定植行间。按行距1‑1.2米做畦,畦间沟25‑30厘米;畦面用黑地膜全覆盖,每667平方米选用96%金都尔40‑50毫升对水40公斤喷洒畦面,防除杂草;膜下辅设滴灌管道,11月下旬‑12月上旬定植,一般行距45‑50cm、株距30‑35cm,667m2栽4000穴。苏椒5号、苏椒11号双株定植。定植后浇足底水,封好定植孔,并在畦面搭建小拱棚,闭棚增温,促促进缓苗。并完善棚外排水水系,确保雨止田干。一般定植后5‑6天内,白天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缓苗,保持白天棚内气温30℃左右;缓苗后,应及时通风散湿,前期上午棚内气温上升到25℃时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5℃时闭棚,白天棚内气温掌握在25‑30℃,夜间不低于14℃。越冬期间,注意防风灾、雪灾、冻害。特别是天气预报外界夜温极端值降到零下8℃,则要认真检查大棚四周,不能漏风,同时二道棚覆盖充气双层膜(内层充气),形成双大棚(内层充气双膜)+双小棚+地膜(黑)平铺六层覆盖;在应用膜下滴灌的基础上,外小棚(中棚)上覆盖无纺布,无纺布早揭(上午8‑9点揭),晚盖(下午4‑5点盖);以调温补光调湿。低温连阴雨(雪)天气,白天光强不足,应全揭二道棚以改善光照条件;恶劣天气可考虑实施外源补温补光,如低温连阴雨(雪)天气预报可能超过5‑7天,则在最后一道小棚内,椒苗根两侧各覆盖一块特制硅橡胶碳纤维加热毯,毯宽15‑20cm,或者直接采用DRD‑B硅橡胶碳纤维加热带电加温;另在二道棚顶每40‑50米吊一植物补光灯,根际地温保持在10℃,光照保持在10000勒克斯,每日补光时间保证全天日照在8小时以上。棚外开掘防寒沟,棚内堆放秸杆以增强保温效果。立春后气温回升,进入开花结果期,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晚不低于15℃;3月底至4月初撤去小棚,5月上旬撤去内层大棚。棚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保留顶膜,撤去裙膜,昼夜通风。冬春醒苗后开花座果期间,在连阴天,棚内菜苗土壤偏旱,则每5‑7天叶面喷施1000倍绿之宝或者1000倍永业生命素或1000倍稀葡萄糖水以增强抗逆能力,提高产量。双大棚栽培青椒,门椒坐果期间正值隆冬,气温偏低,易形成僵果,应及早摘除。一般青椒花谢后15‑20天即可采收。采收后用网袋装运销售。对椒上市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青椒采收期为3‑7月,采收后用网袋装运销售。一般7月下旬拉秧,667m2产量6000kg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蔬菜研究所,未经东台市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562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