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0878.2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乃勤;蔺冀川;师春生;刘恩佐;何春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过程包括:用聚乙烯醇或者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的混合物包覆层片状铝粉;用包覆聚合物的层片状铝粉粘附溶解在溶液中的催化剂前驱体颗粒;再经煅烧、还原、热解高聚物以及碳源催化裂解生长碳纳米管步骤,最后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分散均匀不易团聚,催化活性大且制备简单,对基体形貌的要求不高,具有普便适用性;工艺反应温和,对碳纳米管结构破坏低,催化生长的碳纳米管产率连续可调,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性能优异。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1) 制备聚合物包覆层片状铝粉:按照层片状铝粉与聚合度为1000~3000的聚乙烯醇质量比1:0.01~0.2,或者按照层片状铝粉与聚合度为1000~3000的聚乙二醇和柠檬酸按照质量比1:0.1~0.5:0.05~0.25,将层片状铝粉与聚乙烯醇或者与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的水溶液混合,进行超声15~30分钟、搅拌1~2小时,再经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中无聚合物为止,在60~120℃烘干得到聚乙烯醇或者聚乙二醇和柠檬酸包覆层片状铝粉;2)制备Ni/Al催化剂: 按照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包覆层片状铝粉末与四水合醋酸钴按质量比1:0.01~0.2,将聚合物包覆层片状铝粉与四水合醋酸钴溶液进行混合,进行超声15~30分钟、搅拌1~2小时,再经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中无四水合醋酸钴为止,随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者在60~120℃烘干,得到催化剂前躯体粉末,将制得的催化剂前躯体粉末铺摊在石英舟中,石英舟置于管式炉恒温区,在氩气或氮气保护下以升温速率5~10℃/min升温至温度200~400℃煅烧0.5~3小时后,再以流速25~250mL/min通入氢气以升温速率5~10℃/min升温至温度400~600℃还原1~4小时,最后以升温速率5~10℃/min升温至温度550~600℃,在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对聚合物进行分解0.5~3小时,制得Co/Al催化剂; 3)制备碳纳米管和铝复合粉末: 将步骤2)制得的Co/Al催化剂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或者氮气的保护下,将管式炉炉温调整为400~650℃,以流速为50~800mL/min向Co/Al催化剂通入碳源气和载气的混合气,碳源气与载气的体积比为1∶(1~15)进行0.1~5小时的催化裂解反应,其中碳源气为甲烷或者乙炔,载气为氩气、氮气、氢气、氢气+氩气和氢气+氮气之中的一种气体,催化裂解反应后在氩气或氮气的氛围中管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碳纳米管和铝的复合粉末。 4)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在室温和压力600~800MPa下,将步骤3)制得的碳纳米管和铝复合粉末压制成块体,然后将块体在以升温速率5~10℃/min升温至500~700℃下烧结0.5~6小时,再进行压力1200~1500MPa的复压或者进行在450~700℃,10~30:1挤压比下热挤压,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08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