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735.6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丁财;徐飞;符若文;孙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吡咯作为有机单体,过硫酸铵或三氯化铁作为氧化剂,手性两性分子N-肉豆蔻酰L-谷氨酸作为模板,通过手性模板分子自组装体诱导法,合成出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前躯体,然后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炭化得到手性中孔炭纤维。该方法制备的手性中孔炭纤维具有均匀一致的螺旋外形,同时,沿着纤维轴中心存在着手性中孔孔道,中孔孔道尺寸为10.7~17.7nm,比表面积为38~277m2/g,总孔容为0.09~0.38cm3/g,另外,在纤维壁炭骨架上含有丰富的氮杂原子,氮元素含量为4.6~17.5wt.%。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中孔炭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两性分子模板与有机单体溶解并混合,加入引发剂混合溶液,引发有机单体的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前躯体,然后对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前躯体进行高温炭化处理,制得手性中孔炭纳米纤维;所述两性分子模板为N‑肉豆蔻酰L‑谷氨酸;所述有机单体为吡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87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诺卜醇的绿色方法
- 下一篇:螺旋地桩自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