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柱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0419.0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奎;魏同波;闫建昌;刘喆;王军喜;张逸韵;李璟;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纳米柱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外延u-GaN层、n型GaN层、二氧化硅掩蔽层和聚苯乙烯球;采用加热和ICP的方法,刻蚀聚苯乙烯球;采用加温处理,使聚苯乙烯球在二氧化硅掩蔽层的表面有稍微塌陷,把点接触变成面接触;在其上蒸金属;去除聚苯乙烯球表面的金属;采用加热处理和刻蚀二氧化硅掩蔽层;酸液腐蚀去掉金属掩膜,形成二氧化硅纳米孔状阵列结构;在其上依次外延MQW层、EBL层和p-GaN层,形成基片,在基片上生长ITO透明电极;分割成小芯片,将小芯片置于BOE溶液中超声时间为80s,使二氧化硅纳米孔状阵列结构的二氧化硅掩蔽层被腐蚀掉后,被空气包覆,完成器件的制备。该方法使用自组装技术,工艺简单,技术先进,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发光二极管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柱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外延u‑GaN层和n型GaN层,采用PECVD的方法,在n型GaN层上沉积二氧化硅掩蔽层;2)在二氧化硅掩蔽层上排列一单层紧密排列的聚苯乙烯球;3)置于80℃空气气氛中加热,使聚苯乙烯球与二氧化硅掩蔽层结合牢固;4)采用ICP的方法,刻蚀聚苯乙烯球,经过刻蚀后,聚苯乙烯球间距变大,球半径减小;5)加温处理,加温的温度为105℃,时间为1‑5min,使聚苯乙烯球在二氧化硅掩蔽层的表面有稍微塌陷,把点接触变成面接触;6)在聚苯乙烯球的表面、间隙及二氧化硅掩蔽层表面蒸金属;7)甲苯超声去除聚苯乙烯球表面的金属;8)加热处理,使聚苯乙烯球气化,二氧化硅掩蔽层上形成网孔状的金属掩膜,该金属掩膜的材料为Al或Cr;9)刻蚀二氧化硅掩蔽层,刻蚀深度到达n型GaN层的表面;10)酸液腐蚀去掉金属掩膜,形成二氧化硅纳米孔状阵列结构,该二氧化硅纳米孔状阵列结构包括二氧化硅纳米孔;11)在二氧化硅纳米孔中依次外延MQW层、EBL层和p‑GaN层,该p‑GaN层的高度与二氧化硅纳米孔状阵列结构的高度相同,形成基片,在基片上生长ITO透明电极,至此形成纳米线中的量子阱结构;12)用划片或切割的方法分割成小芯片,将小芯片置于BOE溶液中超声时间为80s,使二氧化硅纳米孔状阵列结构的二氧化硅掩蔽层被腐蚀掉后,被空气包覆,完成器件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804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低功耗真单相时钟双模预分频器
- 下一篇: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