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框架箱涵施工中的预应力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7553.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尔玉;禹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框架箱涵施工中的预应力应用方法,即在混凝土框架箱涵的顶板、边墙、中墙和底板中设置直线、折线或抛物线形式的预应力筋。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框架箱涵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顶、底板挠度过大,顶板、底板、边墙和中墙的开裂及裂缝超限等问题。实施该预应力应用方法,可改善顶、底板的受力性能,有效降低顶、底板主筋的应力循环幅度,增加疲劳寿命,减少边、中墙的开裂和裂缝宽度,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箱涵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整体刚度增大,抗震性能增强。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框架 施工 中的 预应力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混凝土框架箱涵施工中的预应力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箱涵施工中的预应力应用方法,包括:所述框架式预应力涵洞顶板、涵洞底板的配筋计算、给出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箱涵的预应力筋的数量和布置形式、施工工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框架式预应力涵洞顶板、涵洞底板的配筋计算,具体地:涵洞顶板和涵洞底板沿箱涵跨度方向、垂直沿箱涵跨度方向或任意方向布置有预应力筋,取单位宽度箱涵作为计算单元来计算预应力筋数量;预应力涵洞的受力分析模块是采用厚板有限元进行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计算出每个板单元的力场;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按照控制截面处所有板单元的力场进行控制截面配筋,绘出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的配筋弯矩图;同理,绘出在不同工况下的配筋弯矩图,得到涵洞顶板和涵洞底板配筋弯矩包络图;根据配筋包络图,对涵洞顶板和涵洞底板的各个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步骤二:给出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箱涵的预应力筋的数量和布置形式,沿涵洞顶板沿箱涵跨度方向、垂直箱涵跨度方向或任意方向,按照计算后的预应力钢筋数量布置涵洞顶板预应力钢筋;沿涵洞边墙、涵洞中墙竖向按照计算后的预应力钢筋数量布置预应力钢筋,其两端锚固在涵洞顶板、涵洞底板中,涵洞边墙在箱涵横向也布置预应力筋;沿涵洞底板沿箱涵跨度方向、垂直箱涵跨度方向或任意方向,按照计算后的预应力钢筋数量布置涵洞底板预应力钢筋;涵洞顶板、涵洞底板、涵洞边墙和涵洞中墙中的预应力筋采用直线、折线或抛物线的形式布置;步骤三:施工工艺方法,具体地:根据设计图纸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箱涵进行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箱涵中预应力的施加方式后张法施工,施工工序为:先浇筑混凝土框架箱涵,待框架箱涵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入预应力孔道中,利用混凝土框架箱涵本身作为受力台座进行张拉,在张拉预应力筋的同时,使混凝土框架箱涵受到预压;张拉完成后,在锚固端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住;最后进行预应力孔道内灌浆,使预应力筋和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成为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箱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9755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