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全光多波长转换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938.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潮;吴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2/00 | 分类号: | G02F2/00;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齐荣坤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全光多波长转换的方法,首先利用超导脉冲激光将光子晶体多模谐振微腔的各谐振腔模激励出来,然后再利用单频连续激光对光子晶体谐振微腔进行泵浦,从而使泵浦光能量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光子晶体谐振微腔的各谐振模式中。同时,在位于光子晶体输出端一侧的反射腔镜中引入一个点缺陷,使得该点缺陷的缺陷模波长与待选频输出的谐振模波长相同,实现高效的多波长选频输出。本发明不受非线性光学材料、位相匹配条件及泵浦光功率强度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泵浦光功率下实现多波长转换,并且转换的目标波长可以通过对光子晶体谐振微腔及反射腔镜点缺陷的精细设计来自由操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子 晶体 全光多 波长 转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全光多波长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超短脉冲激光通过后侧线性光子晶体波导入射到后侧线性光子晶体反射腔镜,并将后侧线性光子晶体反射腔镜中央的第二点缺陷的缺陷模激励出来,第二点缺陷的缺陷模耦合入线性光子晶体谐振微腔,形成谐振模;所述第二点缺陷的缺陷模的波长与线性光子晶体谐振微腔所需输出的谐振模的波长相等;S2频率位于线性光子晶体带隙范围内的单频连续激光从前侧线性光子晶体波导入射,透过前侧线性光子晶体反射腔镜后对线性光子晶体谐振微腔进行泵浦,使泵浦光能量转移到谐振模中,并通过后侧线性光子晶体波导输出谐振模;所述单频连续激光的波长与前侧线性光子晶体反射腔镜中央的第一点缺陷的缺陷模波长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999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