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裂纹的维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2649.2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倪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裂纹的维修方法,属混凝土墙体的维修方法,其施工步骤是:在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开裂处用通用的混凝土切割工具对墙体进行切割,以该裂纹中心为基准,距离裂纹两侧各50-55mm处为切割线,切割深度为20-25mm;用凿子和小锤将切割线之间的混凝土墙体部分凿掉,直至露出没有裂纹的混凝土墙体为止;在开凿的墙面内,交替重复抹敷由P-I52.5的硅酸盐水泥重量500克,堵漏王50克,901胶水200克搅拌而成的防水硅酸盐水泥层和塑料网片制成的网片层;最后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填抹平;等此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阴干后,再对此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修补的墙面均匀地涂敷901胶水,干后做墙面涂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浇飘窗 混凝土 墙体 裂纹 维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裂纹的维修方法,其施工步骤是:一)、在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开裂处用通用的混凝土切割工具对墙体进行切割,以该裂纹中心为基准,距离裂纹两侧各50‑55mm处为切割线,切割深度为20‑25mm; 二)、用凿子和小锤将切割线之间的混凝土墙体部分凿掉,直至露出没有裂纹的混凝土墙体为止;三)、将型号为P‑I52.5的硅酸盐水泥重量为500克,加入堵漏王50克,再加入901胶水200克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用铁抹子将此防水硅酸盐水泥抹在外露的没有裂纹的混凝土的墙体上,抹层厚为3‑5mm,形成底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四)、将塑料网片公称厚度为1.2mm(公差±0.1mm),宽度为50mm ,根据开凿墙面的大小,即底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的大小进行裁剪,将裁剪过的塑料网片敷在底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上,形成底层网片层;五)、再将型号为P‑I52.5的硅酸盐水泥重量为500克,加入堵漏王50克,再加入901胶水200克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用铁抹子将此防水硅酸盐水泥抹在底层网片层上,抹层厚为3‑5mm,形成第二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六)、再将塑料网片公称厚度为1.2mm(公差±0.1mm),宽度为50mm ,根据开凿墙面的大小,即第二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的大小进行裁剪,将裁剪过的塑料网片敷在第二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上,形成第二层网片层;七)、再将型号为P‑I52.5的硅酸盐水泥重量为500克,加入堵漏王50克,再加入901胶水200克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用铁抹子将此防水硅酸盐水泥抹在第二层网片层上,抹层厚为3‑5mm,形成第三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八)、再将塑料网片公称厚度为1.2mm(公差±0.1mm),宽度为50mm ,根据开凿墙面的大小,即第三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的大小进行裁剪,将裁剪过的塑料网片敷在第三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上,形成第三层网片层;九)、再将型号为P‑I52.5的硅酸盐水泥重量为500克,加入堵漏王50克,再加入901胶水200克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用铁抹子将此防水硅酸盐水泥抹在第三层网片层上,抹层厚为3‑5mm,形成第四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十)、再将塑料网片公称厚度为1.2mm(公差±0.1mm),宽度为50mm ,根据开凿墙面的大小,即第四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的大小进行裁剪,将裁剪过的塑料网片敷在第四层防水硅酸盐水泥层上,形成第四层网片层;十一)、最后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用铁抹子对第四层网片层进行填抹,抹的厚度直至与相邻墙面的水平度一致;十二)、等此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阴干后,再对此后浇飘窗混凝土墙体修补的墙面均匀地涂敷901胶水,干后做墙面涂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026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力式压电片冲刷监测装置
- 下一篇:移动式隔音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