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条烟防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2980.4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强;刘清;杨明;徐玉杰;吉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5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条烟防伪中间件体系结构,涉及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该结构包括车间系统、RFID业务过程系统、企业中间件系统、云通信和验证系统以及终端系统。车间系统完成RFID相关硬件设备的配置,完成条烟的贴标;RFID业务过程系统完成RFID标签的产生,处理车间系统传送的数据形成ALE等事件格式传输到RFID的事件总线上;RFID的事件总线贯穿整个防伪系统;企业中间件主要对中间件体系的构件进行管理,同时实现条烟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定位和跟踪;云通信和验证系统实现企业中间件和终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完成条烟防伪的查询。相对于条形码和红外线等识别技术,本发明呈现出明显的安全性、先进性、独特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标签 防伪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条烟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车间系统、RFID业务过程系统、企业中间件系统、云通信和验证系统以及终端系统;所述车间系统完成车间RFID相关硬件设备的处理,实现条烟的贴标;所述企业中间件系统处理所述车间系统传来的RFID标签实现加密,收集这些数据形成ALE事件并传输到RFID的事件总线上,同时,所述企业中间件部件还管理多个连接的车间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所述云通信和验证系统利用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功能对RFID标签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接收防伪请求,实现防伪查询;所述RFID业务过程系统从下层接收到原始事件或者ALE事件,根据制定的业务过程对其进行处理,并与企业应用系统进行交互;所述RFID的事件总线是贯穿整个中间件体系,在该总线上,把所有需要事件服务的构件都以插件方式注册到上述事件总线中,随着所述事件总线的延伸,事件将携带更多RFID应用系统完成相应的业务逻辑,然后由相应的RFID来处理这些事件;所述终端系统能够在终端利用近场通信技术,实现对条烟防伪的实时定位、识别和跟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0298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标呈现装置
- 下一篇:电子系统、移动装置的控制方法、阅读装置和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