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炉烧嘴离线浇注模具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3949.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铁权;陈红武;苏平;陈广忠;吴恒;杨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环形炉烧嘴离线浇注模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和烧嘴浇注第二内模,b.制作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底部托架,c.制作烧嘴浇注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d.烧嘴浇注外模的支设,e.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和烧嘴浇注第二内模的支设,f.浇注耐火材料和g.耐火材料浇注模具随炉壳一起安装入环形炉炉墙。本发明的环形炉烧嘴离线浇注模具定位方法具有烧嘴离线浇注模具定位准确,提高施工效率和浇注料施工质量,烧嘴外形美观,以及确保后续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炉烧嘴 离线 浇注 模具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环形炉烧嘴离线浇注模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和烧嘴浇注第二内模,包含以下步骤:1)制作烧嘴浇注第一内模按照烧嘴的尺寸制作第一内模,其为圆柱体,在其中心钻第一内模圆柱中心孔,孔直径为16~21mm;2)制作烧嘴浇注第二内模按照烧嘴的尺寸制作第二内模,其为圆柱与圆台的结合体,在其中心钻第二内模中心孔,第二内模中心孔为圆柱与圆台的结合体的通孔,孔直径为16~21mm;b、制作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底部托架第一内模底部托架是由两条扁铁相互垂直呈十字形焊接固定,十字形的四个端部为圆弧,圆弧的直径与烧嘴第一内模底部直径相同,扁铁宽度为50mm,在十字形中心处钻孔,孔直径为16~21mm,且扁铁厚度比所述环形炉烧嘴处的底部壁板厚度小2mm;c、制作烧嘴浇注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是由两条扁铁相互垂直呈十字形焊接固定,扁铁宽度为50mm,长度为1200mm,在其长度方向上弹出中线标示在扁铁上,在十字形中心处钻孔,孔直径为16~21mm;d、烧嘴浇注外模的支设,包含以下步骤:1)在烧嘴浇注外模支设前,将锚固砖和锚固钉层先施工好,并经检查确保其牢固可靠;2)烧嘴浇注外模的支设在烧嘴钢结构上,烧嘴边缘的一段高度50mm的外露筋板作为外模支设的依托,根据烧嘴的外边缘尺寸进行外模模板的加工,然后将其套在烧嘴边缘的外露筋板上,模板的相交的部位用钉子钉牢,然后在采用木方、木板和铁丝进行固定;3)烧嘴浇注外模支好后,在模板上划出烧嘴的总高度刻度线,且设置外模上中心线标记,以备浇注时使用;e、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和烧嘴浇注第二内模的支设将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底部托架放入烧嘴位置处设备上的预留孔中,使其卡紧,将一根钢管插入第一内模底部托架的通孔中,然后将烧嘴的中心线投影到外模上,将浇注第一内模和烧嘴浇注第二内模依次穿在钢管中,注意再让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上有扁铁中心线标记的一面朝上,使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套入所述钢管,且使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上的扁铁中心线标记与外模上中心线标记重合,确认无误后,再用铁线将第二内模顶部固定架固定在外模上,确保牢固;f、浇注耐火材料烧嘴浇注第一内模和烧嘴浇注第二内模的支设完成后浇注耐火材料;g、耐火材料浇注模具随炉壳一起安装入环形炉炉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039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蚀电路板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