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食用菌下角料防治韭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8003.5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红高粱生态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下角料防治韭蛆的方法,属于蔬菜种植领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挖韭菜种植池,方向、长度根据地块不同而定;宽1.1-1.3米,深0.1-0.3米,每个池子之间的间隔0.5-0.7米,池子两边距大棚立柱各0.05-0.2米;池子留有与蓄水池相通的排水口;(2)池子边沿硬化处理;(3)池子内铺设厚度9-12丝塑料薄膜,并将四周固定在池子上口;(4)在池子内铺食用菌下角料13-18cm;(5)在食用菌下角料上栽培韭菜;(6)每隔7天将种植池内放入营养液;(7)浸泡24小时,将营养液放回蓄水池。本发明利用韭蛆对环境的湿度较为敏感的特性,提高韭菜的生长湿度,使韭蛆爬离寄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食用菌 下角料 防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食用菌下角料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挖韭菜种植池,方向、长度根据地块不同而定;宽1.1‑1.3米,深0.1‑0.3米,每个池子之间的间隔0.5‑0.7米,池子两边距大棚立柱各0.05‑0.2米;池子一角留有与池外蓄水池相通的排水口;(2)池子边沿适当硬化处理;(3)池子内铺设厚度9‑12丝塑料薄膜,并将四周固定在池子上口;(4)在池子内铺食用菌下角料13‑18cm;(5)在食用菌下角料上栽培韭菜;(6)每隔7天将种植池内放入营养液,使营养液完全浸泡韭菜根部;(7)浸泡24小时后,将营养液通过排水口放回蓄水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红高粱生态园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红高粱生态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0800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量程自动称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作台桥架式激光绣花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