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等汇聚点双束网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4748.2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杜赵群;邓成亮;王东;于昊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28 | 分类号: | D02G3/28;D02J1/18;D01H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等汇聚点双束网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纱是至少以3个汇聚轴且至少有两个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汇聚点的双丝束和丝网与短纤维须条6轴系复合的双束网复合纱,可织造纹理清晰、柔软耐磨、强度高、抗起毛起球、美观舒适的织物和高档精细面料。实现该复合纱的纺纱方法是采用具有展丝功能的分劈器和左、右展丝器,使2束长丝经分劈器不对称地分为22束,其中两束直接喂入前罗拉钳口,另两束进入各自展丝器展成丝网后,喂入前罗拉钳口并在加捻三角区形成对两短纤维须条的丝束增强、丝网保护并多级汇聚复合的双束网复合纱。该方法适于超短、易掉屑、易飞花纤维和偏短、偏弱回用纤维的保护式、柔软光洁高支复合纱的纺纱。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聚 点双束网 复合 纺纱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非等汇聚点双束网复合纱,其特征在于:为左右两路丝束/短纤维须条/丝网3轴系的多级、多汇聚轴非等汇聚点复合而成的6轴系复合结构,该6轴系复合结构至少是以3个一级汇聚轴且至少有两级和两个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汇聚点的双丝束和丝网与短纤维须条复合而成的双束网复合纱,其中的级是指6轴系复合结构的纤维出前罗拉钳口(53)后,其中的某一轴系为第i次汇聚,称第i级;汇聚轴为汇聚三角区的两条边,汇聚三角区的顶点为汇聚点;依据由前罗拉钳口(53)输出的不同轴的丝束、丝网和短纤维须条中轴的总数,即最初须汇聚的轴数,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即三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四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五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及六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其中:三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只有二级汇聚形式,即3+2+1结构形式,其中,3表示上行丝束和下托丝网或下行丝束和上盖丝网同轴夹持短纤维须条的汇聚轴,即丝束/丝网/短纤维须条的同轴或其中的上行丝束或下行丝束紧靠短纤维须条的一侧;所述的2表示一丝网同轴下托或上盖短纤维须条的汇聚轴,即丝网/短纤维须条的同轴,或一上行丝束或下行丝束同轴夹持短纤维须条的汇聚轴,或上行丝束或下行丝束紧靠短纤维须条的一侧夹持短纤维须条的汇聚轴,即丝束/短纤维须条的同轴或平行紧靠;1表示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束或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网的汇聚轴;+表示两汇聚轴的汇聚复合,只要该汇聚复合发生即为第一级汇聚复合轴,另一个+表示所剩的汇聚轴与第一级汇聚复合轴的汇聚复合,可得三汇聚轴双束网复合纱;四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分为二级汇聚形式和三级汇聚形式,其中,二级汇聚形式分为(2+1)×2结构形式、3+(1+1+1)结构形式和(2+1+1)+2结构形式,其中,()表示在其内的汇聚复合为第一级汇聚复合,(2+1)×2结构形式中的1表示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束或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网,3+(1+1+1)结构形式和(2+1+1)+2结构形式中的1表示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束或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网或一短纤维须条的汇聚轴,其中,第一级汇聚复合必须包括短纤维须条,×2表示两个汇聚复合结构的汇聚轴汇聚复合,但两个汇聚轴的汇聚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四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的三级汇聚形式分为2+(1+2)+1结构形式或(2+1)+2+1结构形式、2×2+1+1结构形式和3+(1+1)+1结构形式三种结构形式,其中,(1+1)中的1表示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束或一作上或下包缠的丝网或一短纤维须条的汇聚轴,第一级汇聚复合必须包括短纤维须条;五汇聚轴结构双束网复合纱分为二级汇聚形式、三级汇聚形式和四级汇聚形式三种结构形式,其中,二级汇聚形式又分为第二级汇聚复合为两复合轴汇聚,包括2+1×4结构形式、(2+1)+1×3结构形式及(2+1+1)+(1+1)结构形式;第二级汇聚复合为三轴汇聚的,包括[(2+1)+(1+1)+1]结构形式、[2+(1+1+1)+1]结构形式、[1+(2+1+1)+1]结构形式;第二级汇聚复合为四轴汇聚的,包括[2+1+(1+1)+1]结构形式、[(2+1)+1+1+1]结构形式,其中[]表示在其内的汇聚复合为第二级汇聚复合;五汇聚轴结构的三级汇聚形式又分为(2+1)+[(1+1)+1]结构形式、[(2+1)+(1+1)]+1结构形式和[(2+1)+1]+(1+1)结构形式;五汇聚轴结构的三级汇聚形式只有2+1+1+1+1结构形式,一旦某一位置发生第一级汇聚,所述的第一级汇聚复合必须包括短纤维须条,便依左右相邻的距离依次作更高级数的汇聚复合;六汇聚轴结构的二级汇聚形式、三级汇聚形式、四级汇聚形式和五级汇聚形式,其中,二级汇聚形式、三级汇聚形式及五级汇聚形式和五汇聚轴结构一致,四级汇聚形式分为{[(1+1)+1]+(1+1)}+1结构形式和{[(1+1)+1]+1}+(1+1)结构形式,{}表示在其内的汇聚复合为第三级汇聚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1474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