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碳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9908.2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宁;于英明;尹小春;徐志国;刘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向家琪 |
地址: | 26604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碳塔,要点是该塔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净氨段、吸碳段、吸氨段和吸碳液贮槽四个部分,四个部分之间由三个间隔板隔开,塔体顶部有尾气出口,塔体底部有吸碳液出口,该塔为笠帽塔,净氨段、吸碳段和吸氨段设有多个笠帽、多个液体溢流管,液体溢流管设置在塔体两侧,各段设有液体的进、出口、烟道气进气管、进气帽和其出口,吸碳段和吸氨段的挡水圈设在烟道气出口的下方,净氨段的除雾塔盘设在烟道气尾气出口的下方,吸氨段成品进入吸碳液贮槽。优点是:该塔集CO2溶解、吸收、除雾多种功能于一体,使吸碳工艺流程简化,具有设备投资小操作方便的优点,该塔连续运行、平稳、可靠,是一个高效碳回收装置,CO2吸收率达85%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吸碳塔 | ||
【主权项】:
一种吸碳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体(6)及塔体(6)内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净氨段(4)、吸碳段(3)、吸氨段(2)和吸碳液贮槽(1)四个部分,四个部分之间由三个间隔板(5)隔开,其中各段结构为:a.吸碳段(3)包括脱硫压缩后烟道气进气管(3.2)、进气帽(3.3)、多个笠帽(3.4)、多个液体溢流管(3.5)、挡水圈(3.8)、脱碳后烟道气出口(3.9)、二次盐水进口(3.7)、氨盐水进口(3.6)、和一次吸碳液出口(3.1),脱硫压缩后烟道气进气管(3.2)设置在吸碳段(3)内的下部,二次盐水进口(3.7)和氨盐水进口(3.6)设置在吸碳段(3)内的上部,挡水圈(3.8)设置在脱碳后烟道气出口(3.9)的下方,多个液体溢流管(3.5)设置在该段塔体(6)外两侧;b.吸氨段(2)包括脱碳后烟道气进气管(2.1)、进气帽(2.2)、多个笠帽(2.4)、多个液体溢流管(2.3)、挡水圈(2.7)、脱碳脱氨后烟道气出口(2.6)、一次吸碳液进口(2.7)和二次吸碳吸氨液出口(2.8),脱碳后烟道气进气管(2.1)设置在吸氨段(2)内的下部,一次吸碳液进口(2.5)设置在吸氨段(2)内的上部,挡水圈(2.7)设置在脱碳脱氨后烟道气出口(2.6)的下方,多个液体溢流管(2.3)设置在该段塔体(6)外两侧;c.净氨段(4)包括脱碳脱氨后烟道气进气管(4.1)、进气帽(4.2)、多个笠帽(4.4)、多个液体溢流管(4.5)、除雾塔盘(4.7)、净氨后烟道气尾气出口(4.8)、洗水进口(4.6)和净氨洗水出口(4.3),净氨后烟道气尾气出口(4.8)设置在塔体(6)的顶部,多个液体溢流管(4.5)设置在该段塔体(6)外两测,除雾塔盘(4.7)设置在净氨后烟道气尾气出口(4.8)的下方;d.吸碳液贮槽(1)包括连接管(1.2)和吸碳液出口(1.1),吸碳液出口(1.1)设置在塔体(6)的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1990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