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孔铜锡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788.1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华;张弛;寇天一;孙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纳米多孔铜锡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比例称取纯金属镁、铜、锡,在覆盖剂保护的情况下加热到熔融态,并浇铸成合金锭;然后,通过甩带工艺制备出合金条带;最后,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腐蚀处理,选择性去除其中的镁元素,从而得到纳米多孔铜锡合金材料。该方法简单可控,成本低,并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制备出的纳米多孔铜锡合金具有三维、双连续及纳米尺寸的孔洞结构,且孔的尺寸为20-150纳米,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孔 合金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多孔铜锡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按镁50‑90%,铜5‑35%,其余为锡的原子百分比称取原材料;(2)将称量好的镁放入石英坩埚中,并在镁上覆盖上一层镁合金覆盖剂,然后将电阻炉温度调节至750‑800℃,待镁融化成熔融态,取出坩埚,再次加入适量镁合金覆盖剂,同时加入称量好的一定配比的铜,将坩埚放回电阻炉;经过15‑20分钟,待铜完全融入镁金属液之后,取出坩埚,加入一层镁合金覆盖剂,同时放入称量好的锡,再次将坩埚放入电阻炉中;合金完全融化均匀之后,调节电阻温度,待温度降至700‑750℃时取出坩埚,将合金液浇注成锭料;打磨合金锭表面后,将其切割成甩带用的样品;(3)取一支底部开有小孔的石英管,小孔直径为0.8~1.2mm,将步骤(2)所得锭料截取小块放入石英管中,采用高频加热重熔甩带样品;待熔体温度达到750~800℃,然后进行甩带,甩带在氩气保护下进行;(4)把甩带所得合金条带在0.1‑5mol/L的盐酸溶液中进行腐蚀处理,处理温度为10‑50℃,反应时间为0.5‑2.5小时;处理后将样品洗至中性并置于真空容器中保存,即获得纳米多孔铜锡合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378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高效型异形筘片
- 下一篇:大豆耐旱锌指蛋白基因ST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