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5344.1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操应长;王艳忠;宋国奇;葸克来;王永诗;刘惠民;陈林;马奔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砂岩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及成岩作用发生时储层相应的古埋深;(2)建立正常压实图版;(3)建立孔隙度与面孔率之间的函数关系;(4)成岩序列约束下的砂岩储层孔隙度反演回剥;(5)机械压实作用和热压实作用校正;(6)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确定各主要成岩阶段真实孔隙度,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曲线。本发明重点解决了现有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中各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及古埋深确定、孔隙度与面孔率之间关系以及压实作用校正等关键问题,能够有效预测油气成藏时期砂岩储层的孔隙度,为储层有效性评价提供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历史时期 砂岩 孔隙 演化 恢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建立砂岩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及确定成岩作用发生时储层相应的古埋深第二步:建立正常压实图版第一,分析沉积物粒径、分选及刚性颗粒含量对压实作用的影响程度,确定影响压实作用的主控因素;第二,从研究区现有实测物性的样品中,挑选符合地层压力为常压、胶结物含量小于5%、次生孔隙含量小于1%的样品,作为正常压实条件下的样品;第三,将所选的正常压实条件下的样品,分不同主控因素进行深度与孔隙度拟合,建立孔隙度演化曲线,作为研究区储层正常压实图版;第四,结合本地区地温梯度演化史,确定目的层演化到现今经历的平均地温梯度,建立的正常压实图版可认为是该平均地温梯度控制下的正常压实图版;第三步:建立孔隙度与面孔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借助于压汞资料确定出实测孔隙度中半径大于0.25μm的孔隙含量,求取200倍镜下人眼能分辨明视孔隙度,称为显孔隙度,然后借助现今铸体薄片,利用偏光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统计其对应的面孔率,将面孔率与对应的显孔隙度进行拟合,就可以建立面孔率与显孔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第四步:成岩序列约束下的砂岩储层孔隙度反演回剥以现今铸体薄片孔隙特征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从最后一期成岩作用开始回剥,恢复各期成岩作用开始前的孔隙特征,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计算各期成岩作用,压实作用除外,对储层面孔率影响变化量,并根据面孔率与显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将现今铸体薄片中的面孔率转化为对应的显孔隙度,恢复各成岩作用开始、结束时的孔隙度,进而获得各古埋深下的孔隙度;第五步:机械压实作用和热压实作用校正根据成岩演化序列,在主要胶结作用发生之前,样品为正常压实阶段,其在各埋深下的压实损孔量可根据与样品具相同特征的正常压实图版读取;而在主要胶结时期开始后,胶结作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正常进行,各时期的压实减孔量可采用主要胶结作用开始后的压实总减孔量按正常压实图版上各时期压实减孔量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而确定各成岩作用时期的压实减孔校正量,对步骤四所得的反演回剥孔隙度进行机械压实作用校正;然后,根据研究区埋藏史及地温梯度演化史,确定各成岩作用时期经历的平均地温梯度及古埋深,利用地温场与砂岩孔隙度关系图,对步骤四所得的反演回剥孔隙度进行热压实作用校正;第六步: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确定各主要成岩阶段真实孔隙度,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534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皮牛蒡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涉及人民币钱把无动力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