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烷与恶臭物质协同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及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38668.0 申请日: 2012-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3537188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李琳;刘俊新;张梦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B01D53/84 分类号: B01D53/84;B01D53/52;B01D53/58;B01D53/72;B01D53/22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李柏
地址: 100085***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甲烷与恶臭物质协同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及其方法。本发明的设备是由内部安装有多个气体膜组件的气体膜分离区、用于容置硫氧化菌、氨氧化菌和硝化菌附着的填料的下向流式好氧区、用于容置含有甲烷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悬浮水溶液的升流式厌氧区、渗透气导流区和渗余气导流区构成。气体膜分离区通过渗透气导流区与下向流式好氧区连通,并通过渗余气导流区与升流式厌氧区连通。气体膜组件的分离作用,使恶臭物质和氧气进入下向流式好氧区,甲烷进入升流式厌氧区,下向流式好氧区中的恶臭物质的氧化产物输入升流式厌氧区为甲烷的氧化提供氧化剂,实现甲烷与恶臭物质在两个生化反应区协同有效地处理。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紧凑、能耗低、操作简单。
搜索关键词: 甲烷 恶臭 物质 协同 处理 一体化 设备 及其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甲烷与恶臭物质协同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气体膜分离区、下向流式好氧区、升流式厌氧区、渗透气导流区和渗余气导流区;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膜分离区由第一容器构成,所述的下向流式好氧区由第二容器构成,所述的升流式厌氧区由第三容器构成;在所述的第一容器与所述的第二容器之间有一构成所述的渗透气导流区的第四容器,在所述的第一容器与所述的第三容器之间有一构成所述的渗余气导流区的第五容器;所述的第一容器的底部开有一进气口,在所述的第一容器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气体膜组件,所述的多个气体膜组件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且所述的多个气体膜组件的每一个气体膜组件的顶部通过各自的管道与一总管道相连通;所述的总管道通过所述的第一容器的一侧壁的上部与所述的第四容器的下部相接处设置的第二气体导流孔,与所述的第四容器相连通;所述的多个气体膜组件中的一端的气体膜组件的底部设有的进气口与所述的第一容器的底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多个气体膜组件中的另一端的气体膜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第一容器的另一侧壁上设置的第一气体导流孔与所述的第五容器相连通;所述的第四容器的上部通过第一气体导流口与所述的第二容器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第五容器通过其底端与所述的第三容器的下部相接处设置的第二气体导流口,与所述的第三容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容器的内部安装有承托填料的带有多个孔的气体分布板,一侧壁的下部开有排气口,底部开有排水口;所述的第二容器的一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在该进水口的内端安装有带有多个喷淋头的喷淋管;所述的第三容器的底部设有排水口,顶部设有排气口,一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在该进水口的内端安装有带有多个喷淋头的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通过管道与循环泵和所述的第二容器的底部的排水口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866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