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主索鞍直线型鞍槽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795.0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节;董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2 | 分类号: | B23P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悬索桥主索鞍直线型鞍槽的加工方法,采用普通立式车床,包括以下步骤:A.数控镗铣床加工出鞍槽顶面的圆弧面(9);B.划出在主索鞍(1)端面鞍槽出绳处划鞍槽主曲线(8)的理论轮廓线和两端辅曲线(7)的理论轮廓线;C.在立车上用角度车刀(2.2)精车出中间槽(21),内槽(22),外槽(23)的主曲线(8)及侧壁(2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存在欠切现象,换刀和对刀次数少,既可以显著提高鞍槽的加工效率和表面加工精度,还能有效保证同种主索鞍的互换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主索鞍直 线型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悬索桥主索鞍直线型鞍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数控镗铣床加工A1.根据加工余量找正,将主索鞍(1)装夹在数控镗铣床上,加工出一底面、侧面;A2.将主索鞍(1)底面朝下装置在数控镗铣床工作台上,以主索鞍(1)已加工出的底面、侧面为基准将主索鞍(1)找正,加工出鞍槽顶面的圆弧面(9),见光且与鞍槽理论圆弧主曲线(8)同心;B.划线B1.以主索鞍(1)已加工出的底面、侧面为基准,在主索鞍(1)端面鞍槽出绳处划鞍槽主曲线(8)的理论轮廓线和两端辅曲线(7)的理论轮廓线;B2. 将主索鞍(1)底面朝下平放在地平台上,根据CAD辅助计算得鞍槽主曲线(8)及两端辅曲线(7)到鞍体底面的距离,在鞍槽出绳处划鞍槽主曲线(8)及两端辅曲线(9)在该处的高度线;B3.将主索鞍(1)侧放在地平台上,根据已加工好的侧面为基准找平;B4.以主索鞍(1)侧面为基准,在鞍槽出绳处划鞍槽及侧壁的宽度线;C.立车加工C1.在立车工作台(4)上放置垫块及装夹块(6),将主索鞍(1)已加工好的侧面朝下均匀放置在垫块及装夹块(6)上,找正、夹紧;C1.1在立车工作台(4)上均匀放置垫块及装夹块(6),将主索鞍(1)已加工好的侧面安置在垫块及装夹块(6)上,使主索鞍(1)水平方向找平; C1.2在车床刀架(5)上面装夹百分表,将百分表表头压在主索鞍鞍槽顶面圆弧(9)上,转动车床工作台(4),观察百分表跳动情况;C1.3 根据百分表跳动情况,在水平面上调整主索鞍(1),使百分表读数符合要求,使主索鞍鞍槽顶面圆弧(9)的圆心与立车工作台(4)的圆心同心并找正主索鞍(1);C1.4用垫块及装夹块(6)、压板、螺杆等工装夹具将主索鞍(1)装夹固定在车床工作台(4)上;C2.在立车刀架(5)上装夹加长刀杆(3),并在加长刀杆(3)上装夹通用切槽刀(2.1);C3.用通用切槽刀(2.1)在鞍槽中依次采用多次进给粗车出一侧的中间槽(21),内槽(22),外槽(23)的主曲线及侧壁(24),留精车余量;将加长杆装刀处换向朝向另外一侧鞍槽,换反手型切槽刀,依次采用多次进给粗车出另外一侧中间槽(21),内槽(22),外槽(23)的主曲线及侧壁(24),留精车余量;C4.用角度车刀(2.2)在鞍槽中依次精车出一侧中间槽(21),内槽(22),外槽(23)的主曲线及侧壁(24),将加长杆装刀处朝向另外一侧鞍槽,换反手角度车刀,依次精车出另一侧中间槽(21),内槽(22),外槽(23)的主曲线及侧壁(24);D.人工修磨配合样板,人工修磨出鞍槽主曲线(8)两端的辅曲线(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879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