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循环动力热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5215.9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祝长宇;丁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动力热管系统,主要由冷凝器、冷凝器循环泵、储液罐、蒸发器循环泵、蒸发器、连接管道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所述冷凝器、冷凝器循环泵、冷凝器连接管道和储液罐组成一个冷凝循环回路,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冷凝器导气管接入储液罐,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冷凝器导液管串接冷凝器循环泵后,接入储液罐;所述蒸发器、蒸发器循环泵、蒸发器连接管道和储液罐组成一个蒸发循环回路,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蒸发器导液管串接蒸发器循环泵后接入储液罐,蒸发器的出气口通过蒸发器导气管也接入储液罐中;所述电路控制部分控制着系统的运行动作。这种热管系统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功率和低温差传热,并根据需要调节传热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循环 动力 热管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双循环动力热管系统,它包括蒸发器(5)、蒸发器导液管(8)、蒸发器导气管(9)、冷凝器(1)、冷凝器导液管(7)、冷凝器导气管(6)几个部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蒸发器循环泵(4)、冷凝器循环泵(2)、储液罐(3)和电路控制系统;所述蒸发器(5)、蒸发器导气管(9)、储液罐(3)、蒸发器循环泵(4)、蒸发器导液管(8)按上述顺序连接成一个蒸发循环回路,蒸发器循环泵(4)串接在蒸发器导液管(8)上,蒸发器导液管(8)和储液罐(3)的接口(33)位于储液罐(3)内的工作介质液面之下处,蒸发器导气管(9)和储液罐(3)的接口(34)位于储液罐(3)内的工作介质液面之上处;所述冷凝器(1)、冷凝器导液管(7)、冷凝器循环泵(2)、储液罐(3)、冷凝器导气管(6)按上述顺序连接成一个冷凝循环回路,冷凝器循环泵(2)串接在冷凝器导液管(7)上,冷凝器导气管(6)和储液罐(3)的接口(31)位于储液罐(3)内的工作介质液面之上处,冷凝器导液管(7)和储液罐(3)的接口(32)位于储液罐(3)内的工作介质液面之下处;所述储液罐(3)为蒸发循环回路与冷凝循环回路的接合点,它把两个循环连接为完整的热管循环;所述电路控制系统控制着蒸发器循环泵(4)和冷凝器循环泵(2)的电机开启和运转状态,从而控制热管系统的运行状态;此热管系统工作时,蒸发器循环泵(4)把液态工作介质从储液罐(3)吸入并经蒸发器导液管(8)送至蒸发器(5),蒸发器(5)同时与高温热源相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5)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和部分没有蒸发的液体在高速流动中相互混合形成气液二相流体,它们从蒸发器(5)流出经蒸发器导气管(9)回到储液罐(3),进入储液罐(3)的气液二相流体在储液罐中完成气液分离,从而完成蒸发循环;在冷凝器循环泵(2)的抽吸力作用下,储液罐(3)中的气态工作介质通过冷凝器导气管(6)进入冷凝器(1),冷凝器(1)同时与低温热源相接触,气态工作介质在冷凝器(1)内受低温热源的冷却而冷凝为液体,并放出热量,冷凝形成的液体和部分没有液化的气体在高速流动中混合成气液二相流体,它们从冷凝器(1)流出经冷凝器导液管(7)和冷凝器循环泵(2)回到储液罐(3),进入储液罐(3)的气液二相流体在储液罐中完成气液分离,从而完成冷凝循环;蒸发循环和冷凝循环同时进行,蒸发循环产生的气体工作介质进入冷凝循环,冷凝循环产生的液态工作介质进入蒸发循环,同时把热量从蒸发器(5)搬运至冷凝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552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硬质合金材料钻孔工艺的杆身组件
- 下一篇:视频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