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6604.3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力娟;林兆晓;肖甫;王汝传;郭剑;沙超;黄海平;蒋凌云;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方法,整体框架基于像素域的残差编解码方案,它采用在W帧编码端增加基于像素域区分的感兴趣区域模块并将预测残差编码应用到非感兴趣区域中,避免了残差编码应用的局限性,进一步获得了更好的率失真性能。同时针对基于像素域的编解码方案未能充分挖掘原始信息的空间相关性以至于其性能低于基于DCT域的方案这一问题,将原始图像看成符合MRF模型的信息源,在解码端采取LDPC算法和Baum-Welch算法交替迭代解码的方案。主要用于满足无线传感器节点对图像传输的要求:低复杂度的信息源端,较低的传输码率,较好的率失真特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实现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分布式 视频 解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对基于像素域的残差编码方案,采用在Wyner-Ziv帧-W帧编码端增加基于像素域的感兴趣区域模块并将预测残差编码应用到非感兴趣区域中,同时将原始图像看成符合马尔科夫随机场MRF模型的信息源,在解码端采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算法和鲍姆-韦尔奇Baum-Welch算法交替迭代解码的方案;主要用于满足无线传感器节点对图像传输的要求:低复杂度的信息源端,较低的传输码率,较好的率失真特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实现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具体方法为:步骤1). 划分出视频序列的关键帧-K帧和Wyner-Ziv帧-W 帧;步骤2). 对关键帧进行基于H.264标准的帧内编解码;步骤3). 选择一种基于像素域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算法区分出W帧中的感兴趣区域ROI宏块和非ROI宏块,记为
;步骤4). 对感兴趣区域ROI宏块采用熵编解码;步骤5). 对非感兴趣区域ROI宏块采取残差编解码;步骤6). 根据解码出的K帧和W帧,恢复视频序列,完成分布式编解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566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厨废弃物生产生物农药的方法
- 下一篇:多位开关智能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