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CCD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0127.8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成;张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5/22 | 分类号: | G01P5/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单CCD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方法,单CCD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是基于凸透镜成像原理,在PIV系统中示踪粒子的散射光线通过两并排放置的凸透镜,在像平面或CCD上成两个实像;两个像的距离与物距以及两凸透镜的光轴距离成函数关系;示踪粒子在景深内无需改变像距便可得到清晰的像;在PIV系统应用中BB1为第一幅照片内同一示踪粒子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CC1为第二幅照片内同一示踪粒子像的距离;采用两半凸透镜做相机的镜头,两半凸透镜间填充不透光的密封介质;示踪粒子运动的二维速度,采用当今通用的互相关算法得到。本发明的优点:采用两个单独的半凸透镜镜头的CCD相机PIV系统测量三维流场速度矢量,可以避免多个相机的调焦过程,简化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cd 相机 三维 粒子 图像 测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单CCD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CCD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方法如下:单CCD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是基于凸透镜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根据像大小的改变量可以知道物距的变化量,实际应用中需对像距进行测量;在PIV系统中示踪粒子的散射光线通过两并排放置的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在像平面或CCD上成两个实像;两个像的距离与物距以及两凸透镜的光轴距离成函数关系,这个函数关系根据几何光学推导得到,下面为推导过程:半凸透镜(1)的光轴与半凸透镜(2)的光轴平行,∴ΔAA2O1∽ΔBE1O1· · · B E 1 A A 2 = V u 1 - - - ( 1 ) ]]>B 1 E 2 A A 1 = V u 1 - - - ( 2 ) ]]>· · · B E 1 = V u 1 A A 2 = V u 1 ( AA 1 + D ) ]]>B 1 E 2 = V u 1 A A 1 ]]> 示踪粒子在A位置时其散射光通过透镜1和透镜2所成的像B和B1的距离为:BB 1 = B E 2 - B 1 E 2 = B E 1 + D - B 1 E 2 = V u 1 ( AA 1 + D ) + D - V u 1 AA 1 = V u 1 D + D ]]>· · · V u 1 = B B 1 - D D ]]>u 1 = vD B B 1 - D ]]> 又∵ΔWW2O1∽ΔCG1O1则同理可得u 2 = v 2 D CC 1 - D ]]> 物距改变量Δu = u 2 - u 1 = v 2 D CC 1 - D - v 1 D BB 1 - D ]]> 假设景深足够大,示踪粒子在景深内无需改变像距便可得到清晰的像,景深与相机的光圈、镜头的焦距以及物距有关;则有v2=v1=v此时Δu = vD ( 1 C C 1 - D - 1 B B 1 - D ) - - - ( 3 ) ]]> 公式(3)中的BB1为示踪粒子在位置A时其散射光通过凸透镜(1)和凸透镜(2)所成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CC1为示踪粒子在位置W时其散射光通过凸透镜(1)和凸透镜(2)所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凸透镜(1)与凸透镜(2)光轴间的距离D固定不变,像距v可以测量,只要得到BB1和CC1的值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物距的变化量Δu;在PIV系统应用中BB1为第一幅照片内同一示踪粒子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即同一示踪粒子的散射光通过并排放置的双凸透镜所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CC1为第二幅照片内同一示踪粒子像的距离;为使粒子通过并排放置的双凸透镜镜头所成的两个像在同一查询区内,且两个像的间距不大于查询区尺寸的一半,则需要减小凸透镜1和凸透镜2间的光轴距离;为此采用两半凸透镜做相机的镜头,两半凸透镜间的距离即光轴距离,以像素为单位;两半凸透镜间填充不透光的密封介质;下面为自相关算法求解双凸透镜所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BB1示踪粒子在位置A通过两个单独凸透镜后的成像效果,每个示踪粒子成两个像,其间距为d(BB1),不同示踪粒子所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相同,一部分像能够看成是另一部分像平移距离d后得到,将一部分像用图像函数g1(x,y)表示,另一部分像用图像函数g2(x,y)表示,整体像用图像函数G(x,y)表示;则有g2(x,y)=g1(x+Δx,y+Δy)d = Δ x 2 + Δ y 2 ]]> G(x,y)=g1(x,y)+g2(x,y)(1)对G(x,y)做第一次傅立叶变换G ^ ( ω x , ω y ) = 1 2 π ∫ ∫ G ( x , y ) e j ( ω x x + ω y y ) dxdy - - - ( 2 ) ]]> 将(1)代入(2)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平移特性,可以得到式(3)中为g1(x,y)的傅立叶变换对(3)求模则有| G ^ ( ω x , ω y ) | 2 = | g ^ 1 ( ω x , ω y ) | 2 4 cos 2 [ 1 2 ( ω x Δx + ω y Δy ) ] - - - ( 4 ) ]]> 对式(4)做傅立叶变换并利用其平移特性得到G ( x , y ) = 1 2 π ∫ ∫ | G ^ ( ω x , ω y ) | 2 e - j ( ω x x + ω y y ) d ω x d ω y - - - ( 5 ) ]]> 将(4)式代入(5)式得G(x,y)=g(x-Δx,y-Δy)+2g(x,y)+g(x+Δx,y+Δy)(6)(6)式中G和g分别为和的傅立叶变换,G在(x,y)点有一最大值,在(x-Δx,y-Δy)和(x+Δx,y+Δy)有两个次大值,在图像中找到最大值和次大值间的距离Δx,Δy即可求得两图像间的距离d(即BB1);BB 1 = Δ x 2 + Δ y 2 ]]> 同理可求示踪粒子在位置W时像间距CC1的值CC 1 = Δ x ′ 2 + Δ y ′ 2 ]]> 像距v可测量得到;则Δu = vD ( 1 CC 1 - D - 1 BB 1 - D ) ]]> 可求得;假设示踪粒子从A运动到W的运动时间为dt则示踪粒子沿点A至W运动方向的速度示踪粒子运动的二维速度,可采用当今通用的互相关算法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6012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