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泡红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1877.7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波;安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泡红茶的加工方法,将鲜茶萎凋后,经冷冻超微粉碎、添加复合酶后通气发酵、二级流态化干燥、真空包装,制得冷泡红茶。本发明省去了传统红茶加工的揉捻工序,加工工艺的连续性好,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产品的冷浸泡性能好、汤色明亮、风味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冷泡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加工:包括原料、萎凋、冷冻粉碎、发酵、干燥、包装、成品。(1)选择新鲜的茶叶片为加工原料,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待加工茶叶进行萎凋,即将鲜茶摊铺为2cm~5cm厚,萎凋温度为15℃~27℃,使鲜茶的含水率降至45%~55%;(2)萎凋后的茶叶进行冷冻粉碎,将萎凋的茶叶速冻至‑45℃~‑80℃,再将其粉碎至颗粒大小在0.1μm~10μm;(3)粉碎后的茶粉颗粒进行发酵,采用添加复合酶与通气相结合的发酵方法,将冷冻粉碎的茶粉于1℃~5℃解冻,向茶粉表面均喷洒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复合酶液,使茶粉含水率达55%~70%、纤维素酶量为15 U/(g茶)~30 U/(g茶)、果胶酶量为5U/(g茶)~9U/(g茶);通气量为50g/(L茶·h)~90g/(L茶·h),相对湿度为85%~96%,发酵温度为23℃~30℃,发酵时间为1.2h~1.8h;(4)发酵后的茶粉进行干燥,采用流态化干燥法对发酵后的茶粉干燥,先用温度为110℃~130℃的热空气流态化干燥茶粉5min~7min,再用温度为80℃~95℃的热空气流态化干燥茶粉至含水率5%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618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数字化重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