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热溶型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161.4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科;赵文净;吴亮宇;涂良剑;孙平;林艺端;张明泽;商虎;葛国平;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热溶型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包括水处理、浸提、过滤、反渗透浓缩、低温静置、分离、灭菌、干燥,所述低温静置的温度为20±3℃,静置时间30-40min后,茶水浓缩液分层,分离得沉降物。与普通速溶茶加工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生产的热溶型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较高,滋味浓厚,具有更强的保健效果,可更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水产品等领域。速溶茶速溶性好,滋味浓厚,具有更强的抗癌、抗氧化、抗辐射、抗突变、抗高血脂、降压、抗血小板凝集、抗糖尿病、抗过敏和除臭、杀菌、抑制病毒等功效将可更广泛的应用于冷食、糖果、乳制品、焙烤食品、油炸食品、肉制品、水产品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热溶型 速溶 茶中酯型 儿茶素 含量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热溶型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包括水处理、浸提、过滤、反渗透浓缩、低温静置、分离、灭菌、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静置的温度为20±3℃,静置时间30‑40min后,茶水浓缩液分层,分离得沉降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761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