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构件与成形树脂构件的复合成形体及金属构件的表面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7478.X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须藤充;小野濑伸;细萱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5;H01R13/5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制造工序变得麻烦,且廉价地制造具有金属与树脂的不同种材料间的充分的密接性和气密性的树脂复合成形体的方法。通过向金属构件的表面照射激光或电子束等高密度能量,而金属表面中设置出熔融飞散而形成的火山口状的错综复杂的凹坑。通过利用使该火山口状的凹坑具有局部重复的区域的照射条件,从而金属表面形成固接有熔融飞散而形成的帽状的隆起部、在隆起部的前端产生的球状的金属飞沫以及加工时产生的粒状的溅射的粗糙面形状。由此,使被树脂成形的树脂进入到由粗糙面形成的缩径空间中,从而相对于树脂从金属构件表面剥离的方向的体积变化产生锚定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构件 成形 树脂 构件 复合 表面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构件与成形树脂构件的复合成形体,其中,在被树脂模制的金属构件的表面设置多个凹坑或槽,在该多个凹坑或槽以及其余的所述金属构件的表面设置金属飞沫凝固部,该金属飞沫凝固部由通过所述金属构件的熔融物形成的帽状的隆起部或具有缩径部的隆起部构成,该缩径部在前端具备球状的凸起,通过树脂构件对所述多个凹坑或槽以及其余的所述金属构件的表面进行模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7747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镀石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纳米多孔陶瓷保温隔热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