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霜工况下翅片管蒸发器的性能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7556.6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杰;朱卫英;夏梦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霜工况下翅片管蒸发器的性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蒸发器的运行工况;设定蒸发器的除霜周期t、计算时间间隔△t和初始霜层厚度;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蒸发器计算区域的划分;计算初始化;单个计算区域i的控制方程的求解;判断是否结霜并分别计算霜层表面温度;更新计算区域的计算参数;更新所有计算区域的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判断是否计算结束。由于本发明采用将蒸发器按照一定的管长划分计算区域,并对每个计算区域进行控制方程的求解,使用计算机高速计算功能,使得对蒸发器在设定工况条件下,性能预测效率高、准确度高。本发明利用计算机高效的计算速度,可大大减少蒸发器的实验次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霜 工况 下翅片管 蒸发器 性能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结霜工况下翅片管蒸发器的性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蒸发器的运行工况:根据标准湿空气物性资料编制湿空气物性计算类,所述的湿空气物性包括含湿量、焓、密度、比容、导热系数和露点温度;根据冷媒物性资料编制冷媒物性计算类,所述的冷媒物性包括温度、压力、干度、密度、焓、熵、导热系数、比容和汽化潜热;根据用户输入的蒸发器湿空气入口参数和蒸发温度,调用湿空气物性计算类和冷媒物性计算类计算蒸发器的运行工况,所述的蒸发器湿空气入口参数包括温度和相对湿度;所述的运行工况包括由冷媒蒸发温度计算的饱和压力、焓、冷媒的汽化潜热;B、设定蒸发器的除霜周期t、计算时间间隔△t和初始霜层厚度,霜层厚度的默认值为零;C、设定蒸发器的结构参数和换热管连接关系:根据用户的输入设定蒸发器结构参数,所述的结构参数包括管径、管间距、翅片形状、翅片间距,并根据所述结构参数计算蒸发器的换热面积;D、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蒸发器计算区域的划分;E、计算初始化:根据步骤D划分的计算区域和步骤A计算的蒸发器的运行工况,设置蒸发器每个计算区域的初值,所述的每个计算区域的初值包括湿空气的入口温度、含湿量,冷媒的入口焓值、压力;每个计算区域的含湿量通过假定每个计算区域冷媒的焓差和空气的温度差推定湿空气含湿量的变化量;F、根据用户设定的风机静压特性曲线和蒸发器的静压损失确定蒸发器的风量;根据蒸发器霜层厚度求出空气流经蒸发器的静压损失,用所述的静压损失和风机的静压特性曲线联合求解蒸发器运行时的风量;所述的风机静压特性曲线由风机生产厂家提供或者通过实验室测得;静压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Δ p a = 5.88 × 10 - 4 N rd × 2 p t [ S 2 - π ( d 0 + 2 δ fr ) 2 4 S 1 ] + π ( d 0 + 2 δ fr ) S 1 S 2 0.3 ]]>× [ p t · S 1 [ p t - ( t f + 2 δ fr ) ] [ S 1 - ( d 0 + 2 δ fr ) ] ] 3 × W F 1.7 ]]> 式中:Δpa:空气侧静压损失,单位Pa;Nri:管排数;d0:管外径;δfr:霜层厚度,单位m;S1:管列间距,单位m;S2:管行间距,单位m;Pt:翅片间距,单位m;tf:翅片厚度,单位m;WF:迎面风速,单位m/s;G、单个计算区域i的控制方程的求解,下标i表示计算区域的编号;G1、根据冷媒的进出口焓差和质量流量计算冷媒侧的换热量:Q iref = m · ( hi out - hi in ) ]]> 上式中,Qiref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冷媒侧的换热量,kW;为冷媒的质量流量,kg/s;hiout、hiin分别为计算区域i内冷媒的出口焓值、进口焓值,kJ/kg;G2、根据单个计算区域i内冷媒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假定单个计算区域i铜管壁面温度为tiw0,并计算冷媒蒸发局部换热系数:气相区的蒸发局部换热系数计算公式为a ir = l l d i · 0.023 · Re g 0.8 · Pr g 0.4 ]]> 上式中,air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冷媒蒸发局部换热系数,W/kg.k;Reg为气相雷诺数,Prg为气相普朗特数,ll为液相导热系数,di为内径;汽液两相区的蒸发局部换热系数计算公式为air=Facv+Sapbacv为强制对流项,apb为沸腾项,F,S分别为计算系数;G3、通过导热方程Qiref=airAi(Tiw-0.5*(Tirin+Tirout))重新计算单个计算区域i铜管管壁面温度度Tiw;上式中,Qiref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冷媒侧的换热量,air为汽液两相区的蒸发局部换热系数,Ai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管内换热面积,Tirin,Tirout分别为冷媒进出口温度;G4、重复步骤G1-G3,直至|Tiw0-Tiw|满足设定的计算精度10-4;H、根据步骤G计算的铜管壁面温度和单个计算区域i内湿空气的露点温度判断是否结霜;判断结霜的条件是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1)铜管壁面温度低于0℃;2)单个计算区域i的湿空气的露点温度高于铜管壁面温度;I、如果单个计算区域i不结霜,则按照干工况计算空气侧换热量Qa,计算公式如下:Qa=KA△Tm上式中,K为蒸发器的单个区域的传热系数,A为蒸发器单个计算区域i的计算面积,△Tm为对数平均温差;如果单个计算区域i结霜,则执行以下步骤:I1、假定霜层表面温度为Tfr;I2、计算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侧的换热量,所述的换热量包括潜热换热量和显热换热量;空气侧的显热换热量计算公式为Q isen = m · a Cp a ( Ta iin - Ta iout ) ]]> 上式中,Qisen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的显热换热量,kW;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的质量流量,kg/s;CPa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Taiin、Taiout分别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的进口温度、出口温度,摄氏度;空气侧的潜热换热量计算公式为Q ilat = m · a ( d iin - d iout ) i sv ]]> 上式中,Qilat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的潜热换热量,kW;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的质量流量,kg/s;isv为水的凝固潜热,kJ/kg.K;diin、diout分别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空气的进口含湿量、出口含湿量,kg/kg;结霜工况下,单个计算区域i的空气侧换热量为Qia=Qisen+QilatI3、通过导热方程T ifr = T iw + 2 Q - m ir · i sv 2 A T l ifr ]]> 重新计算霜层表面温度Tfr0;上式中,Tifr为单个计算区域i的霜层表面温度,Tiw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的铜管壁面温度,Q为单个计算区域i内的换热量,mir为使霜层密度增加的水的质量,isv为水蒸气的汽化潜热,AT为单个计算区域i的换热面积,lifr为霜层的导热系数;重复步骤I1-I3,直至|Tfr-Tfr0|满足计算收敛条件10-4;上式中,Tfr为假设的霜层表面温度,Tfr0为由计算区域导热方程计算的霜层表面温度;J、比较步骤I计算的空气侧换热量Qa和步骤G计算的冷媒侧换热量Qiref,调整冷媒出口的焓值,重复步骤G-I直至|Qia-Qiref|/Qia满足计算区域收敛条件10-4;K、计算单个计算区域i的换热量、空气温差、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L、更新与单个计算区域i相关的计算区域的计算参数;所述的计算参数包括冷媒的压力、饱和温度、焓值和干度,还包括湿空气的温度、湿空气的含湿量、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M、按照冷媒流动的顺序,计算求解所有的计算区域,重复步骤F-L,直至max|Dhi-Dhi0|/Dhi0<e,则一个计算时间间隔△t计算结束;上式中Dhi为单个计算区域i冷媒侧进出口焓差计算值,Dhi0为单个计算区域i冷媒侧进出口焓差假设值,e为迭代收敛条件,默认为10-4;N、保存并输出该时间步长内的计算结果;O、更新所有计算区域的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P、当霜层厚度计算值大于或等于翅片间距的一半、蒸发器发生阻塞或者计算时间到达用户设置的除霜周期,则计算结束,否则转到步骤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7755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全彩顶部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彩色滤色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