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的数控加工程序移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7080.2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光;刘长青;郝小忠;楚王伟;李海;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特征的数控加工程序移植方法,它首先基于CAD三维模型进行特征识别,根据特征识别结果提取生成刀轨的驱动几何,然后进行初步工艺决策,决策出加工顺序、加工特征的加工操作类型、刀轨策略等,然后零件的总体信息、特征信息及决策信息存储在XML文件中,作为进一步工艺决策的基础。基于XML文件中的信息,考虑生产的实际状态,决策机床、刀具以及切削参数,利用CAM软件的刀轨生成功能生成刀轨,进而输出数控程序。本发明因为单独生成了基于特征的驱动几何与刀轨策略,这些信息不依赖与机床与刀具,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状态智能移植数控程序,适应不同的机床与刀具,不需要重新编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数控 加工 程序 移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特征的数控加工程序移植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生成时采取以下措施,以便当所述零件的生产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利用CAM软件的刀轨生成功能生成刀轨,进而输出与改变后的生产状态相匹配的数控加工程序;所述的措施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CAD三维模型对零件的特征进行识别; 步骤二:根据特征识别结果生成特征加工区域,提取用来生成刀轨的驱动几何;步骤三:进行初步的工艺决策,生成加工顺序、加工操作类型、加工特征的刀轨策略;步骤四:根据所得的零件特征将驱动几何、属性信息与初步工艺决策结果存储在XML文件中,将零件的总体信息也存入XML文件,作为进一步工艺决策的基础;步骤五:根据XML文件中的信息,加入实际生产状态参数,进一步决策机床、刀具以及切削参数;步骤六:根据进一步决策后的参数,利用CAM软件的刀轨生成功能生成刀轨,进而输出数控加工程序;如果实际生产状态发生改变,不需重新从步骤一开始,只需重复步骤五、六即可得到生产状态改变后的数控加工程序,从而实现数控加工程序从一个生产状态向另一个生产状态的快速移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970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