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中间包内产生旋涡的控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3247.1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伦;马春武;幸伟;徐永斌;邵远敬;叶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防止中间包内产生旋涡的控流结构,主要包括中间包内衬、底部耐火座砖、浸入式水口和塞棒,中间包内衬分为四周壁面和底面,浸入式水口竖直设置在底面中心上且水口四周通过底部耐火座砖与底面相连;塞棒下端呈倒圆锥形管状空心漏斗;漏斗中间空心部分能够向下将浸入式水口出口罩在其中并不与浸入式水口接触;与漏斗下沿相对应,底部耐火座砖上设置一个圆形凹槽,凹槽上方槽口宽度大于漏斗的圆柱形管体壁面厚度,凹槽底面宽度小于于漏斗的圆柱形管体壁面厚度;塞棒上的空心漏斗能够伸入凹槽中,并与凹槽的两侧壁密封接触。可明显消除中间包出口的汇流旋涡,减少中间包内覆盖渣、夹杂物以及空气的卷吸,强化铸坯质量,提高金属收得率。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中间 产生 旋涡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防止中间包内产生旋涡的控流结构,主要包括中间包内衬、底部耐火座砖、浸入式水口和水口上方能够上下移动的塞棒,中间包内衬分为四周壁面和底面,浸入式水口竖直设置在底面中心且水口四周通过底部耐火座砖与底面相连;其特征在于:塞棒下端呈倒圆锥形管状空心漏斗;漏斗中间空心部分能够向下将浸入式水口出口罩在其中并不与浸入式水口接触;与漏斗下沿相对应,底部耐火座砖上设置一个圆形凹槽,凹槽上方槽口宽度大于漏斗的下沿管体壁面厚度,凹槽底面宽度小于漏斗下沿管体壁面厚度;漏斗下沿能够伸入凹槽中,并与凹槽的两侧壁密封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0324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的进料流道
- 下一篇:导线架麻面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