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初级支护体变形稳定性远程三维数字预警方法与设施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6132.6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唐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基于隧道施工区域地质勘察资料与FLAC3D技术建立施工区域隧道开挖支护体三维应变数值模型;并基于差异进化法建立智能位移反分析模型以及基于VTK商业软件系统建立三维可视化安全预警平台。由设置在二衬区间的双轴倾角传感器采集隧道支护体变形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到用户远程计算机,由隧道开挖支护体三维应变数值模型、智能位移反分析模型将得到的实测位移数据,进行正、反分析,通过可视化安全预警平台展现;并将实测位移值与正、反分析得到的初级支护体变形阈值分析,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性进行分级预警,预警信息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至相关人员的手机,完成隧道初级支护体变形稳定性预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初级 支护 变形 稳定性 远程 三维 数字 预警 方法 设施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初级支护体变形稳定性远程三维数字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选择被研究隧道作为远程三维数字安全预警设施实施的对象;收集该隧道施工区域围岩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室内、外测试数据,收集隧道设计参数信息资料;b. 以步骤a所得地质勘察资料、测试数据以及隧道设计参数信息资料为依据,由远程计算机基于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3D建立隧道开挖支护体三维应变数值模型;c.远程计算机基于差异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简称DE)建立隧道初级支护体智能位移反分析模型;d.远程计算机基于VTK(Visualization Toolkit)商业软件系统建立三维可视化安全预警平台;e.在试作隧道初期支护的同时,布设数个双轴倾角传感器,采集隧道初级支护体变形实时监测数据,将初级支护体变形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并加载到远程计算机建立的隧道开挖支护体三维应变数值模型以及隧道初级支护体智能位移反分析模型;f.隧道开挖支护体三维应变数值模型以及隧道初级支护体智能位移反分析模型将得到的实测初级支护体变形数据,进行正、反分析,通过三维可视化安全预警平台进行展现;并将实测变形值与正、反分析得到的初级支护体变形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性进行分级预警得到预警信息,所有预警信息通过与计算机连接的短信模块,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至现场施工管理以及地面管理相关人员的手机,从而完成隧道初级支护体变形稳定性远程三维数字预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161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