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边栝楼种子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2011.7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旭;唐必宏;罗必安;谢巍;庞巧玲;沈继军;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巴县牟家坪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6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边栝楼种子繁殖方法,种子是以晾干果实贮藏,催芽时才将种子是从果实中剥出来,还经过24小时的20%的沼液浸泡,播种育苗是以营养钵小拱棚育苗的方式完成,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为60%腐熟有机肥和40%地表土的混合土,种子出苗前拱棚内温度为30~32℃,出苗后床温为25℃左右,苗高达到10cm以上时移栽至大田;大田中先施足够量的基肥,做成1.5m宽的高畦,移栽株距为1.5m×1m,田间管理期间适时喷洒叶面肥、追肥,第二年和三年开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本发明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0%,产量可以提高20%左右,药用双边栝楼浸出物含量最高,其中全栝楼浸出物含量39.8%,天花粉浸出物含量15.6%,均超过《中国药典》规定质量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边 种子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边栝楼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进行:(1)种子采集贮藏9~10月份采集成熟的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双边栝楼大果,将其晾干;(2)种子繁殖(2.1)催芽2~3月从晾干的果实中剥出优质种子,先用35~50℃温水浸泡4~6小时,再用20%的沼液浸泡24小时,沥干水分后拌入3~5倍湿细沙,在25~30℃温室内催芽;(2.2)播种育苗建小拱棚育苗床,打制好营养钵,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为60%腐熟有机肥和40%地表土的混合土,将2~3粒裂口种子的破口向下摁入营养钵中,营养钵紧凑摆放在育苗床上,用营养土填充钵体之间的空隙并保持表盖土厚1~1.5cm,慢浇水渗透苗床,育苗期保持土壤含水量50~60%,种子出苗前拱棚内温度保持在30~32℃,出苗后床温控制在25℃左右,再逐渐降低温度,种子出苗一周后开始通风炼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即小苗高度达10cm以上时方可移栽;(2.3)大田移栽大田地块选择在阳光充足、通气条件好、排灌方便的缓坡地和平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的砂质壤土,每亩施45%硫酸钾复合肥40~60kg、硼砂0.8~1.2kg、硫酸锌0.8~1.2kg、腐熟有机肥2000~4000kg,做成1.5m宽的高畦,4月上中旬将小苗连同营养钵一起移栽至大田,株距为1.5m×1m,每亩不超过400株小苗,田间套种高秆农作物遮阴;(3)田间管理大田移栽后10天左右,每亩喷洒5kg10~20ppm赤霉素和0.1~0.3%尿素 的混合液;当苗高至1.5m左右时,用1%尿素溶液或10%的沼液喷施一次叶面肥;5月份以后每个月每亩追施1次复合肥10kg或喷施浓度为20%的沼液叶面肥;当栝楼茎长到30cm以上时,开始搭设棚架;瓜蒌上架生长后,及时修枝打杈,每株只留2~3个壮蔓;栝楼生长期间应自始至终保持田间无杂草,追肥使用有机肥,用生物农药做病虫害防治;(4)防寒越冬当年冬季,在植株根的周围施加适量厩肥或堆肥,然后从距地面1米处剪除上部茎蔓,将留下的茎蔓平铺在地上,并在上面覆土;(5)人工授粉第二年和三年开花期,在早晨8~9时露水干后收集雄花的花粉,用毛笔逐将花粉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6)采收加工当果实表皮有白粉,色泽变成浅黄色时即可采收;果实晾干至色泽鲜黄,即为全栝楼;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后即成栝楼皮;种子晒干即成栝楼仁;3~5年生的雄株栝楼于10月下旬采挖,雌珠待果实摘完后采挖,挖出的栝楼根趁鲜去掉芦头并刮去粗皮,切成10~15cm的短节,粗的纵剖为2~4块,晒干或烘干既成天花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巴县牟家坪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镇巴县牟家坪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5201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