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0206.6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朱小玉;檀丰锋;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方法,包括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模型,所述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模型包括编码器端和若干个解码器端,所述解码器端与编码器端连接,本发明提出了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模型来描述使得编码时间和解码时间总和最小的联合最优值,同时在符合H.264国际视频编码标准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上使用Slice级并行算法,以达到编码端和解码端的联合最优化,使得编解码端负载均衡、所需的总时间最小,更好地满足了视频通信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lice 解码 联合 时间 最小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方法,包括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模型,所述Slice级编解码端联合时间最小化模型包括编码器端和若干个解码器端,所述解码器端与编码器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1)对视频测试序列前3帧采用均衡分片初始化,并记录边界位置;2)令编码器帧序号Frame_Number=Frame_Number+1,使用符合H.264国际标准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得到系统方程式 T=Te+α*Td的计算负载;其中Te表示编码耗费时间,Td表示解码耗费时间,α表示解码端的权重,T表示系统编解码所需的总时间;3)检查Frame_Number‑1是否等于视频测试序列的帧数,若不等于则还有下一帧,则计算边界的调整量和下一帧的边界,然后跳到2),若等于则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602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