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将力下落势能转成电能再转成耗能及余能的发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8572.0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友良 |
主分类号: | F03G7/10 | 分类号: | F03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能将力下落势能转成电能再转成耗能及余能的发电机组,包括微机控制器、液、承重盒、盒链、上下协轮、传动轮、动转控制电机和发电机。微机控制器置在机座,机内上下协轮将盒链支撑成呈O字型盒链圈,承重盒置在盒链其盒口与上液管出液口相对应,传动轮置在盒链圈内其梅花轮与盒链内传动齿槽轴相啮合及传七轮与发电机轴轮相啮合,动转控制电机置在盒链圈内其梯型螺纹齿与盒链内梯型移动齿相啮合。机组具有能将山沟溪水或其他水源输入系统内予以囤积聚集重力,又能将囤积在系统内重力呈垂直向下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力下落势能转换成电能再将实际产出电能转换成消耗电能和盈余电能,能将现有水力发电机组的工作方式予以更新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能将力 下落 势能 转成 电能 耗能 发电 机组 | ||
【主权项】:
能将力下落势能转成电能再转成耗能及余能的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由数码控制系统、启动电机系统、力源保障系统、重力聚集系统、势能传递系统、动转控制系统、电能产供系统组成,其特征是:数码控制系统中置有微机控制器(1)、压力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22),微机控制器(1)置在机座部位,压力传感器置在上协轮(9)两端轴承柱(51)内的轴承下侧,转速传感器(22)置在发电机(21)主轴上;启动电机系统中置有启动轮(5)、启动电动机(6)、轴轮(7)、弹簧(52)、弹跳器(53)、栓舌(54)和栓齿(55),启动轮(5)置在发电机(21)主轴顶端,启动电动机(6)轴轮(7)置在启动轮(5)对侧,弹跳器(53)置在启动电动机(6)外侧,弹跳器(53)内的栓舌(54)置在启动电动机(6)栓齿(55)的对侧,弹簧(52)置在启动电动机(6)下侧;力源保障系统中置有液(3)及上液管,上液管出液口(8)与承重盒(27)盒组最上端一只承重盒(27)盒口(31)相对应;重力聚集系统中置有承重盒(27)、盒链(50)、上协轮(9)、下协轮(11)(47)和辅助滑轮组(24),承重盒(27)安装在盒链(50)上,上协轮(9)轮轴两端置在最外侧两轴承柱(51)内,下协轮(11)(47)轮轴两端置在最外侧两轴承柱(51)内,上协轮(9)和下协轮(11)(47)将盒链(50)包括承重盒(27)支撑成呈O字型盒链(50)圈,辅助滑轮组(50)中置有滚动滑轮(25)、轮轴和护档板置在承重盒(27)的两端及盒链(50)的内外两侧;势能传递系统中置有轴承柱(51)、梅花轮(12)、传一轮、传二轮(49)、传三轮(13)、传四轮(32)、传五轮(14)、传六轮(48)和传七轮(15),轴承柱(51)置在传动轮两侧,梅花轮(12)和传一轮置在同一轮轴上,梅花齿(10)与盒链(50)中传动齿槽轴(37)相啮合,传一轮轮齿与传二轮(49)轮齿相啮合,传二轮(49)和传三轮(13)置在同一轮轴上,传三轮(13)轮齿与传四轮(32)轮齿相啮合,传四轮(32)和传五轮(14)置在同一轮轴上,传五轮(14)轮齿与传六轮(48)轮齿相啮合,传六轮(48)和传七轮(15)置在同一轮轴上,传七轮(15)轮齿与发电机(21)主轴上的轴轮(16)轮齿相啮合;动转控制系统中置有动转控制电动机(17)、轴轮、控一轮(18)、控二轮、控三轮(19)、控四轮、控五轮(20)和梯型螺纹盘,轴轮轮齿与控一轮(18)轮齿相啮合,控一轮(18)和控二轮置在同一轮轴上,控二轮轮齿与控三轮(19)轮齿相啮合,控三轮(19)和控四轮置在同一轮轴上,控四轮轮齿与控五轮(20)轮齿相啮合,梯型螺纹盘中心置有盘主轴(44)、盘主轴(44)顶端置有锥型轮(45)、锥型轮(45)斜轮齿与控五轮(20)斜轮齿相啮合,梯型螺纹盘盘边侧梯型螺纹齿(46)与盒链(50)中梯型移动齿(36)相啮合;电能产供系统中置有发电机(21)、主轴、轴轮(16)和飞轮(23),发电机(21)置在呈O字型盒链(50)圈外侧机架(26)上,主轴置在发电机(21)的中心,轴轮(16)和飞轮(23)置在发电机(21)主轴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友良,未经丁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985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