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心跳供体肺保存的无创气管内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2486.2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刚;胥义;姜格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7/12 | 分类号: | A61F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辅助医疗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无心跳供体肺保存的无创气管内降温装置。该装置由两个电磁阀、微型隔膜泵、两个半导体制冷模块、肺保存液体水箱、冷却水水箱、散热盘管、风机、水温度控制器和水泵构成,并分为3个系统:低温通气系统、低温肺保存液体供给系统和散热系统;低温通气系统实现对实现对气管内进行低温通气,低温肺保存液体供给系统实现对气管内低温肺保存液体的供给,散热系统实现对实现对两个制冷模块的循环散热。本发明可以在无创操作前提下,提供高流量低温气体,同时气管内输入高压低温肺保存液体,降低热交换系数,弱化比热不均,能够快速降低气管内及肺脏温度,减轻热缺血损伤,提高供肺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心跳 供体 保存 气管 降温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无心跳供体肺保存的无创气管内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微型隔膜泵(3)、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4)、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5)、肺保存液体水箱(6)、循环冷却水水箱(7)、散热盘管(8)、风机(9)、循环水温度控制器(10)和循环水泵(11)构成;分为3个系统:低温通气系统、低温肺保存液体供给系统和散热系统;其中: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5)构成低温通气系统,外界高压气源提供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半导体制冷模块(5),得到低温气体;低温气体经过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出口(13)输入到气管内,实现对气管内进行低温通气; 肺保存液体水箱(6)连接第一电磁阀(1),再依次连接微型隔膜泵(3)及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4);第二电磁阀(2)设置在微型隔膜泵(3)之前,与第一电磁阀(1)并联,第二电磁阀(2)另一端通环境大气;以上组成低温肺保存液体供给系统;肺保存液体水箱(6)提供肺保存液体,通过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调控后,再依次进入微型隔膜泵(3)及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4),得到低温肺保存液体;该低温肺保存液体通过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4)的出口(12)输入到气管内,实现对气管内低温肺保存液体的供给; 循环冷却水水箱(7)、散热盘管(8)、风机(9)、循环水温度控制器(10)和循环水泵(11)组成散热系统;循环冷却水水箱(7)的左侧依次与循环水温控制器(10)及循环水泵(11)连接,然后再分别连接至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4)和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热端;循环冷却水水箱(7)提供冷水源,循环水温控制器(10)及循环水泵(11)分别提供温度的可调控制及冷水流动的动力支持;在循环水箱(7)的右侧与散热盘管(8)的一端连接,通过散热盘管(8)进行热量交换,把热量排出;风机(2)用于加速散热;散热盘管(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4)和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5)的冷端连接,实现对两个制冷模块的循环散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理工大学,未经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024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