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菌叶面肥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3492.X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仕海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生物菌叶面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制备液态络合孢头菌栽培种;⑵制备蛹营养液;⑶制备发酵分解剂;⑷制备氨基酸液;⑸制备液态菌叶面喷施肥。本发明的生物菌叶面肥料的生产方法,充分利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废弃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制成生物菌叶面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力,具有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绿化大自然、净化环境、有利于生态有机农业的良性循环的优点。制成的生物菌叶面肥料有改良土壤、提高养分转化率、能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优点,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病效果;还能解决作物连作障碍,有利于作物和果蔬增产增收,品质提高,适于农作物作为追肥施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叶面 肥料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生物菌叶面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 制备液态络合孢头菌栽培种首先把马铃薯煮到熟而不烂时,提取上清液;然后按照常规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玉米粉溶液、质量分数为0.05%的碳酸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之后将马铃薯上清液和上述溶液及水混合即得到液体培养基;取食用菌灵芝菌、双头菇菌、大头菇菌、白玉菇菌和金针菇菌,通过培养,把上述食用菌的一起生长的杂菌分离出来,获得纯的优良菌种,即为菌母;通过孢子分离法中的单孢分离法分离出纯单体菌种(菌母),再通过孢子分离法中的多孢分离法分离出络合孢头菌菌母;将液体培养基装入容量为500mL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入100mL,并加入小玻璃珠,密封瓶口,在加压下灭菌30min;然后取出100mL络合孢头菌菌母投入,于23℃~25℃下静置培养24h;待络合孢头菌菌母中的菌丝萌发时,放置在往复式摇床上摇动培养;摇动频率为180~100次/min,摇幅为6~10cm,摇床室温度控制在24℃~25℃; 5天后将摇动好的培养基倒入大容器里,在无菌条件下安装通气管,用输氧机通入氧气培养48h;直至培养液清澈透明、其中悬浮着大量小菌细球、并伴有各种菇类特有香味,培养结束,得到液态络合孢头菌栽培种;该栽培种在温度2℃~6℃培养箱中保存,备用;(2) 制备蛹营养液将黄豆打成豆浆,加热至60℃~70℃,慢慢倒入骨粉、菜籽饼、牛奶,再加入清水,黄豆、骨粉、菜籽饼、牛奶和水的质量配比为2∶5∶2∶1∶10;加热至80℃~100℃,倒入一个大容器内,放入消毒密封的小屋内,保持屋内温度稳定,经过7~10天容器内开始生出白色的蛆蛹;收集蛆蛹用打浆机打成浆,制得蛹营养液,放入密封罐内保存,待用;(3) 制备发酵分解剂取粉状磷酸二铵和粉状草酸按照5∶2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发酵分解剂,备用;⑷ 制备氨基酸液取鸡粪加入发酵分解剂,发酵分解剂为鸡粪的2.5%,加清水搅拌均匀,放到密封的发酵池内,发酵25~40天,取出鸡粪发酵液加温,再倒入蛹营养液,加温到80℃~90℃,熬制30min,取出用280目过滤器过滤,制成氨基酸液,备用;⑸ 制备液态菌叶面喷施肥取液态络合孢头菌栽培种50毫升、蛹营养液500kg、氨基酸液500kg、牛奶200g、络合营养素250g、纯净水1000L,上述各种原料依次加入搅拌器中,加温至50℃~60℃,搅拌50~60min混合均匀,然后用380目的过滤器过滤,得到液态菌叶面喷施肥,灌装入瓶,即为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仕海,未经刘仕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034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