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品位铜尾矿浸出的浸矿细菌诱变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4482.8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颖博;林海;许晓芳;周闪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00 | 分类号: | C12N13/00;C12N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适用于低品位铜尾矿浸出的浸矿细菌诱变选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从铜矿山尾矿库附近的土壤中取回含有浸矿细菌,预处理后取上清液为精制样品,采用改进型4.5-9K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后,加入含铜尾矿,进行驯化培养后,在盐酸羟胺质量浓度为0.5-3.0%的改进型4.5K培养基中进行化学诱变培养;将菌液放在微波炉中于功率500-700W、脉冲频率2450MHz诱变培养,微波辐射30s-120s;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7h后接入到改进型4.5K培养基中进行连续活化培养4-6次,获得复合诱变菌。用于低品位含铜尾矿的浸出处理,浸出40d时,浸出率为35-40%,周期可缩短1/4-1/3,浸矿效果明显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品位 尾矿 浸出 细菌 诱变 选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尾矿浸出的浸矿细菌诱变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原始菌种的筛选:从铜矿山尾矿库附近的土壤中取回含有浸矿细菌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取上清液作为精制样品,然后采用改进型4.5K 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经筛选、纯化分离后获得嗜酸浸矿菌种;(2)浸矿菌种的驯化:将上述步骤获得的嗜酸浸矿菌种在改进型4.5K培养基中,加入粒度小于0.075mm的低品位含铜尾矿,使矿浆浓度为5%,细菌接种浓度为1.0×108cell·mL‑1,放入控温振荡箱中以140‑160rpm的转速在30℃条件下振荡驯化培养20‑28d后,取含菌上清液进行下一步驯化,采用4.5K无铁培养基,并逐步递增矿浆浓度至30%,阶段驯化后获得具有较好氧化活性的浸矿菌种;(3)驯化后菌种的诱变:将上述步骤获得的浸矿菌种在5000‑8000r/min下离心20‑30min,去上清液得到沉淀,用pH值为2.0预先灭过菌的硫酸溶液对沉淀进行洗涤,然后再离心去上清液,如此反复操作三次,以达到去除菌液中Fe3+的目的,得到无铁细胞悬浊液,在盐酸羟胺质量浓度为0.5%‑2.5%的改进型4.5K培养基中,接种10%无铁细胞悬浊液进行化学诱变培养,培养6‑8天后,接种菌液进行重复诱变,反复重新接种培养3次,将经盐酸羟胺处理后的菌液放在微波炉中进行微波诱变培养,取菌液样10mL于直径90mm培养皿中,采用功率500‑700W、脉冲频率为2450MHz,微波辐射时间30s‑120s,诱变后将培养皿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7h后接入到改进型4.5K培养基中进行连续活化培养4‑6次,获得最终诱变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0448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