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根鸢尾驯化苗的组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2708.5 | 申请日: | 201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段青;吴丽芳;崔光芬;王继华;王祥宁;贾文杰;马璐琳;赵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05 云南省昆明市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根鸢尾驯化苗的组培方法,通过将消毒灭菌处理的香根鸢尾外植体接入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中,同步进行诱导和增殖培养至外植体萌发分化出幼芽;继代培养多次至所需种苗数量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植株基部长出3~7条根;移栽至育苗袋中,按常规进行浇水、施肥管理,生长40d后,即得香根鸢尾驯化苗。本发明可减少药品用量,通过同步进行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可有效控制变异株的产生,简化组培程序,缩短了繁育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能将香根鸢尾品种的优良性状快速固定并保持下来,解决了常规繁育体系生产亲本用量大,种苗质量不稳定、种苗繁殖速度慢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鸢尾 驯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香根鸢尾驯化苗的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A.将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根茎嫩芽,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下列诱导培养基中:MS+萘乙酸(NAA) 0.2~0.5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 1.0~2.0mg/L+蔗糖30000 mg/L+琼脂6500 mg/L,pH=5.8~6.0,在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8~12h/d的条件下,同步进行诱导和增殖培养至外植体萌发分化出0.5~1cm的幼芽,切下幼芽;B.将A步骤切下的幼芽转接到新的与A步骤相同的诱导培养基中,并在与A步骤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重复该步骤进行继代培养3~5次,每次继代周期为20~30d;C.增殖数量达到生产所需量时,2cm以下的丛生芽返回B步骤进行继续培养,2.0cm以上的健壮植株接种到下列培养基中:1/2 MS+萘乙酸(NAA)0.2~0.5mg/L+蔗糖30000 mg/L+琼脂6500 mg/L,pH=5.8~6.0,在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x,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8~12h/d的条件下,生根培养至植株基部长出3~7条细根;D.取C步骤的生根植株于室外散射光下进行常规炼苗10~15d,将炼苗取出,按常规洗净苗上的培养基,放入质量浓度为0.1~0.2%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2min后,移栽至装有下列质量比基质的育苗袋中:腐植土:红土:珍珠岩=1:1:1,按常规进行浇水、施肥管理,生长40d后,即得香根鸢尾驯化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327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