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技术的竹笋嫩度检测切段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3432.2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庞林江;王允祥;路兴花;成纪予;安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竹笋嫩度检测切段方法和装置。所述检测切段方法是对竹笋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和嫩度测定,构建光谱信息与质构仪嫩度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获得其嫩度。其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积分球、光谱信号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数据存储处理模块、显示屏、切割装置、分道装置、控制面板,积分球内安装有近红外光源、样品室、检测器,机架一端固定有步进电机和输送带;工作时,控制切割装置根据竹笋嫩度将其两段以上,经分道装置进入相应通道,整个过程的控制由控制面板完成。本发明能脱离计算机实现对竹笋嫩度的分析、处理,智能切段,能代替繁琐的人工辨别、切分,重现性良好,生产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技术 竹笋 检测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近红外技术的竹笋嫩度检测切段方法,其特征是:对竹笋样品进行光谱扫描,用质构仪测定其嫩度,采集光谱特征信息,构建光谱信息与质构仪嫩度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校正和测试,建立竹笋嫩度数据库;然后扫描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提取特征信息置入数学模型进行模式识别,获得各段嫩度,控制面板控制切割装置进行切段,并经分道装置进入相应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3343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