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井下涡轮驱动随钻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7809.1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宇;吴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六合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井下涡轮驱动随钻振动器,该振动器从上往下外侧顺序相连的是:振动中心筒、振动传动筒、主外筒和下接头,振动传动筒下部与主外筒采用丝扣连接,主外筒的下部与下接头也采用丝扣连接;振动中心筒下部外侧对应主外筒上部内侧的环空从上往下顺序设置了碟簧上垫环、碟簧片、碟簧下垫环和振动活塞筒;主外筒下部内侧从上往下顺序设置了涡轮定子套、涡轮支撑外筒、上轴承套外筒和下轴承套,它们的中心在轴向上设有中心轴,中心轴从上往下顺序相连的是轴端压帽、涡轮转子、上轴承组、下轴承组、下轴承内环筒和轴端压帽。该随钻振动器的驱动力采用涡轮,其特点是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而且钻柱内流体连通,对其下部设置的随钻仪器发出的泥浆脉冲没有阻碍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井下 涡轮 驱动 振动器 | ||
【主权项】:
钻井井下涡轮驱动随钻振动器,其特征在于;该振动器从上往下外侧顺序相连的是:振动中心筒(1)、振动传动筒(2)、主外筒(3)和下接头(23),其中振动传动筒(2)上部内侧与振动中心筒(1)对应部位采用花键(32)相连,振动传动筒(2)下部与主外筒(3)采用丝扣连接,主外筒(3)的下部与下接头(23)也采用丝扣连接,并用下接头O型密封圈(22)密封;振动中心筒(1)下部外侧对应主外筒(3)上部内侧的环空从上往下顺序设置了碟簧上垫环(4)、碟簧片(5)、碟簧下垫环(6)和振动活塞筒(7),其中振动活塞筒(7)与振动中心筒(1)用丝扣连接,并且振动中心筒(1)下端设有中心筒O型密封圈(9),振动活塞筒(7)下端设有活塞筒Y型密封圈(8);主外筒(3)下部内侧从上往下顺序设置了涡轮定子套(10)、涡轮支撑外筒(31)、上轴承套外筒(16)和下轴承套(20),它们中间的轴向上设有中心轴(19),中心轴(19)从上往下顺序相连的是轴端压帽(11)、涡轮转子(14)、上轴承内环支撑(15)、由轴承端部内环(24)、轴承端部外环(25)、轴承内环(26)、轴承外环(27)和钢珠(30)组成的上轴承组、下轴承组(与上轴承组结构相同)、下轴承内环筒(21)和轴端压帽(11),其中涡轮转子(14)与中心轴(19)通过健(13)相连,上下轴承组的下端均设有轴承外环顶套(18),上轴承套外筒(16)与上轴承套(17)通过焊接形成焊接块(28)使其成为钢性连接,上轴承套外筒(16)与上轴承套(17)形成的环空设置成一对螺旋面(36),该螺旋面(36)汇聚相交于扇形流道(33),中心轴(19)的中部设有凸出的扇形旋转阀块(3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六合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六合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378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运动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高温蓄热气化炉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