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8724.5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敦史;若林龙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也能够防止电装单元的固定部位的背离的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对电装单元(11)进行保持的单元框架(12)构成为,具备:固定于电装单元的侧部的侧部框架部(12a、12b);从各侧部框架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前部侧支承腿部(12e、12f);在电装单元的后方侧,且在比电装单元高的位置向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后部框架部(12c);从后部框架部的两端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后部侧支承腿部(12g、12h);在各后部侧支承腿部上与所述侧部框架部分支连接的分支部(12m)。在后部框架部的中央区域设有折弯引发托架(20),该折弯引发托架(20)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在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其突出端侧与前围板(21)抵接。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机动车 前部 车身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在车室前方的电动机室内配置有电装单元,该电装单元通过将多个电装部件收纳在单元壳体内而形成,所述电动机动车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机室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从所述车室的前部下方侧向上方上行而向车身前方延伸出的一对侧框架,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设有对所述电装单元进行保持的单元框架,所述单元框架具备:一对侧部框架部,它们在所述电装单元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并固定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对应的侧部上;前部侧支承腿部,其从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出,并固定在对应的侧框架的比向所述上方上行的部分靠前方侧的位置;后部框架部,其在所述电装单元的后方侧,以至少中央区域的位置比该电装单元的后缘部上表面高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延伸出;后部侧支承腿部,其从所述后部框架部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出,且固定在对应的侧框架的根部侧;分支部,其在各所述后部侧支承腿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区域与对应的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后端部结合,在所述后部框架部的中央区域设有折弯引发托架,该折弯引发托架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在从前方施加冲击载荷时,该折弯引发托架的突出端侧与车室侧的壁构件抵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387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