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爆具铸装药自动化生产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2177.8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俞永华;孙伯文;房文斌;陈月畅;鲍宏伟;王强;陈锐;康彦波;郭进秋;陈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中兴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银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195 | 分类号: | F42B3/1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民爆行业起爆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爆具铸装药自动化生产工艺及设备,工艺步骤如下,将原料进行除杂、称量后,由提升输送装置将物料放入熔化装置中进行熔化,熔化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中,加入固体颗粒进行混合,同时将冒口及其它组件进行冒口装配,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在注药工序进行一次多模定量注装,完成装药后的药柱由输送机输送到护理工序依次进行梯度冷却护理,并由输送机输送到退模工序进行整体退模,随后去冒口,将冒口药进行分离,清理冒口重复使用,药柱检验,成品直接装箱。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安全可靠,采用冒口一次多模浇铸,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降低了能耗、节约人力及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爆 具铸装药 自动化 生产工艺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起爆具铸装药自动化生产工艺及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第一步:原料准备首先将原料TNT或黑索今进行人工分检除杂,确保无异物,按产品配比进行称量;第二步:熔药将完成除杂、称量后的原料用提升输送装置放入熔化槽中进行熔化,熔化槽温度为90‑100℃,热源采用过热水;熔化槽结构为“W”格栅型,格栅成15°角布置,格栅间隙为3‑5mm,在格栅间隙中设置有过滤网;其中提升输送装置主要包括:输送支架(1)、行走马达(2)、液压缓冲器(3)、行走滑台(4)、液压绞车(5)、防护框(6)、提升料斗(7)、主动轴(8)、停止器(9)和从动轴(10)。主动轴(8)及从动轴(10)通过底部支撑块由螺栓固定在输送支架(1)的横梁上,主动轴(8)与从动轴(10)中心距800mm‑1000mm,行走马达(2)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8)连接,主动轴(8)与从动轴(10)上放置有行走滑台(4),液压绞车(5)放置在行走滑台(4)上,在输送支架(1)的两端头设置液压缓冲器(3),行走滑台(4)底部安装有防护框(6),在输送支架(1)上设置停止器(9),提升料斗(7)由液压绞车(5)通过钢丝绳提升到防护框(6)内;第三步:混药将熔化后的原料放入混合罐中,并连续均匀加入黑索今固体颗粒,加入速度为5‑10kg/min,固体颗粒粒径为50‑200μm,保持混合罐温度为85‑95℃,固体颗粒投放完毕后,搅拌10‑15分钟后准备注药;混合罐主要包括搅拌马达(11)、减速机(12)、减速机支架(13)、水封(14)、药温温度计口(15)、搅拌轴(16)、热水出口(17)、螺旋桨(18)、框式桨(19)、放料口(20)、热水进口(21)、折流板(22)、罐体(23)、热水温度计口(24)和加料口(25),搅拌马达(11)与减速机(12)直联后安装在减速机支架(13)上,两层螺旋桨(18)及一层框式桨(19)固定在搅拌轴(16)上,在搅拌轴(16)的上部设置有水封(14),搅拌轴(16)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12)相连,在罐体(23) 的上封头顶部设置有药温温度计口(15)、加料口(25),在罐体(23)的水夹套上部一侧设置有热水温度计口(24),在罐体(23)的水夹套上部另一侧设置有热水出口(17),在罐体(23)的水夹套底部设置有热水进口(21),在罐体(23)的底部下封头设置有放料口(20),在罐体(23)内壁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折流板(22);第四步:注药将混合罐中混合好的药液放入注药阀中,打开注药阀的阀口,使药液经放置在托盘组件(26)上的冒口(43)流入起爆具壳体(44)内,到所需的液面后,关闭注药阀的阀口,完成注药;注药阀主要包括托盘组件(26)、进水口(27)、进料口(28)、端部封头(29)、支架(30)和单体注药阀(31),其中托盘组件(26)主要包括冒口(43)、起爆具壳体(44)、内衬座(45)、顶升块(46)、顶杆(47)、弹簧(48)、硬木托盘(49)、卡簧(50)、第一芯杆(51)、第二芯杆(52)、垫片(53)和螺母(54)。首先将第一芯杆(51)及第二芯杆(52)热压装在内衬座(45)上,并通过垫片(53)及螺母(54)固定在硬木托盘(49)上,顶升块(46)配合装配在内衬座(45)上并由两只顶杆(47)通过垫片(53)、弹簧(48)、卡簧(50)固定在硬木托盘(49)上,起爆具壳体(44)放置在顶升块(46)上部,冒口(43)放置在起爆具壳体(44)上,由此形成装配体托盘组件(26);单体注药阀(31)主要包括气缸(32)、连接套(33)、阀杆(34)、上阀座(35)、阀体(36)、拉杆(37)、水环(38)、波纹密封套(39)、阀头(40)、卡簧(41)和下阀座(42),在阀体(36)的底部安装有下阀座(42),在阀体(36)的顶部安装有上阀座(35),阀头(40)通过卡簧(41)安装在阀杆(34)的下端,阀杆(34)的上端通过连接套(33)与气缸(32)相连,波纹密封套(39)胀套在阀杆(34)上部并由上阀座(35)压装在阀体(36)上,上阀座(35)与阀杆(34)采用滑动配合,在阀体(36)的四角设置有拉杆(37),在阀体(36)的中部设置有水环(38),阀体(36)中间为直径150‑180mm的空腔;带有冒口(43)及起爆具壳体(44)上的托盘组件(26)放置在注药阀的出料口下部,单体注药阀(31)安装在注药阀支架(30)上,在注药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封头(29),在端部封头(29)的内腔设置进料口(28)和进水口(27);根据需要注药阀由1‑10个单体注药阀(31)组成,单体注药阀(31)及端部封头(29)之间通过四个直径为20mm的拉杆(37)串起并用螺栓紧固。第五步:护理完成注药的起爆具壳体(44)运送到封闭的护理室体(55)内,室体内分三个区域,按温度划分为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高温区与中温区之间设置隔离门,隔离门大小与托盘组件匹配,中温区与低温区之间设置隔离门,隔离门大小与托盘组件匹配;高温区室体内温度场恒温为65±5℃,在该区域内设置热芯棒(57),热芯棒(57)有进水口(58)及排水口(59),热芯棒(57)采用直径为Φ8‑12mm的铜管弯制而成,铜管内通100℃的热循环水,热芯棒(57)底端为圆环状,圆环直径为30‑45mm,护理时热芯棒(57)插入冒口(43)的底部,护理时间为5‑10min;高温区护理完成后进入中温区,中温区室体内温度场恒温为45±5℃,护理时间为15‑20分钟;中温区护理完成后进入低温区,低温区室体内温度场恒温为25±5℃,护理时间为30‑45分钟;完成护理后的注药起爆具由输送机(56)送出护理室体,将完成护理的起爆具停止在退模工位;第六步:退模及去冒口在退模工位上由退模装置将药柱从托盘组件(26)中的第一芯杆(51)、第二芯杆(52)中退松,同时将冒口(43)拧松后,由机械手将药柱连同冒口(43)抓取到工作台,人工清理冒口(43)后重复利用,完成起爆具的浇注;退模装置包括拧冒口气缸(60)、滑轨(61)、夹紧气缸(62)、压板(63)、退模气缸(64)、顶升板(65)、滑台(66)、升降气缸(67)、平移气缸(68)、梳形件(69)、夹紧手爪(70)、停止器(71)和输送机(56),停止器(71)安装在输送机(56)上,顶升板(65)安装在退模气缸(64)的伸出端,夹紧手爪(70)、拧冒口气缸(60)、梳形件(69)均安装在夹紧气缸(62)上,夹紧气缸(62)与升降气缸(67)相连,升降气缸(67)通过滑台(66)安装在滑轨(61)上,平移气缸安装在(68)主体横梁上,并与滑台(66)相连。第七步:药柱检验将去除冒口(43)后的起爆具药柱进行质量检验,质量误差范围为 ±5克;第八步:成品装箱将符合要求的起爆具药柱进行装箱封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中兴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银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中兴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银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4217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财会人员专用指套
- 下一篇:一种可溶性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